日本《朝日新聞》9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豬開始動搖世界經濟》 全世界生豬量(約10億頭)約一半在中國。隨著居民生活日益富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豬肉消費量不斷增加,成為物價水平不斷上漲的一個原因。為緩和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中國政府正采取措施增加豬肉產量。飼料消費量的增加給世界糧食價格帶來影響。總而言之,中國豬將動搖世界經濟。
豬肉價格推高通脹
位于北京郊區的“九牧養豬專業合作社”的一角,一群淡粉色的小豬依偎在一起打瞌睡。
29家農戶組成合作社共飼養了2萬頭豬。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豬肉消費量不斷增加,每頭豬的價格由600元人民幣漲至2100元人民幣。
但農戶們無法對此沾沾自喜。這家合作社負責人表示:“豬肉價格上漲,飼料和燃料的價格也隨之上漲,人力成本也不斷提高。我們必須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這家合作社自成立以來,玉米等主要飼料的價格在4年內上漲至原來的3倍,雇用人員的起始工資增長了1倍。由于北京物價較高,這家合作社打算搬遷至河北省和內蒙古自冶區,計劃在5年內建成擁有10萬頭生豬的“養豬企業”。
中國人多食用豬肉,豬肉產量近5年內增加了10%以上。雞肉和牛肉產量僅分別為豬肉的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中國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了6.5%,創下2008年6月以夾的新高。其中豬肉價格上漲了近60%,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貢獻了1.5個百分點。
應對措施收效甚緩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豬肉價格飛漲引發了國內民眾的不滿,物價水平過高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中國政府開始著力采取對策。
中國政府7月宣布投入25億元人民幣,擴大養豬場規模并改良生豬品種。中國政府還表示從儲備中拿出一部分增加冷凍豬肉的供應,還計劃從美國進口豬肉。除此之外,為提高生產效率,中國政府還推出了引進外資、改善物流和推進規模化生產等方法。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