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去年給中國國內菜農和囤積商帶來無限遐想,也帶來不少傷痛的韓國"泡菜危機"近期再次出現。日前,據海外媒體稱,因梅雨和暴雨天氣,韓國最近白菜價格大幅上漲。韓國將啟動從中國進口白菜計劃,或將進口中國產白菜3000噸,以穩定白菜價格。
去年同樣的消息引來大白菜滯銷
韓國目前的情況,在去年下半年也曾出現過。去年10月,韓國國內大白菜產量大減,價格飆漲,民眾排隊購買白菜。一棵白菜的價格折合人民幣價格竟達到近85元,為10年來最高價,韓國媒體甚至將白菜稱為"金白菜".為此,韓國政府立即采取緊急對策,臨時取消對大白菜30%、白蘿卜27%的進口關稅,并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白菜。
為此,不少浙江的種植戶希望能分得一杯羹,有地的就擴大白菜種植面積,沒地的花錢大量收購白菜并囤起來。但是,利好的消息并沒有全部轉化成現實的商機,不少菜農隨后遭遇賣菜難,浙江臺州的大白菜、嘉興的包心菜都出現了滯銷的現象。
"今年是肯定不會再理會這樣的消息了。"杭州菜農何林海說,2009年時他只種了20多畝大白菜,因為看好市場行情,去年擴大到60多畝。隨后出現的情況讓他始料未及,在去年底批發價短暫攀升到0.5元/斤后,今年大白菜價格迅速走低,隨后出現滯銷。最低的時候,大白菜只賣出了0.1元/斤,他的60畝大白菜不但沒有大賺一筆,反而幾乎虧本。
杭州市場上每天的大白菜批發總量就達150噸左右,3000噸的規模其實也就杭州市場20天的銷量,分攤到全國來看,其實總量非常小。
建議農民切勿盲目擴種
為穩定物價,日前韓國農水產品流通公司已經向我國河北派出考察團,考察河北白菜生產情況。從浙江省農產品進出口企業協會的統計情況來看,去年浙江新鮮蔬菜的出口量確實比較大,可以用來做泡菜的大白菜、包心菜等品種,去年出口超過4000噸,同比漲幅在一倍左右。韓國農水產品流通公司調查顯示,今年2月至3月,韓國政府也通過農水產品流通公司從浙江省進口了1200噸白菜,提供給泡菜企業,用以穩定白菜價格。
為什么總量增加明顯,很多中小種植戶卻都說沒賺到錢?省農產品進出口企業協會高級經濟師許關桐認為,主要是時機沒把握牢,很多農戶在出口商找到他們時,總認為價格還會漲,作物也能再長大一點而惜售。等完全成熟、市場價格下跌后再想出手,作物的品質已經達不到出口的要求了。
不過許關桐也認為,和山東、遼寧等地相比,浙江白菜出口無論是質量上還是地理位置上都毫無優勢可言。而且農作物的生長成熟有周期性,跨度長,現在看到商機去擴大種植,等到收獲起碼要在三個半月之后,這時韓國的"泡菜危機"是否還存在都是個未知數。因此,他建議浙江大型的蔬菜生產企業可以積極爭取拿到一些韓國的訂單,一般的中小種植戶,切莫因此盲目擴大種植規模。
來源:都市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