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麥出口量的大幅上漲,澳大利亞可能取代歐盟成為世界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并將創下近8年來的新高。
根據彭博社對一些分析師和交易商的調查,澳大利亞從去年10月份以來出口大約1800萬噸小麥,這比美國農業部(usda)的預測要多100萬噸,如果基于這個數據這將是2004年以來澳大利亞小麥出口量的最大值。同時這份調查也預測小麥的價格在12月底可能會下降到6.9美元/蒲式耳。
并且澳洲農業資源經濟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麥已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農作物出口產品。在此影響下澳大利亞整個農產品出口達到了304億美元,占到了澳大利亞整個出口的10%.
由于農民種植了更多的小麥來應對去年小麥價格47%的上漲,小麥價格從今年2月份以來下降了將近16個百分點。而作為全球第四大小麥出口國的俄羅斯也取消了去年因干旱而出臺的谷物出口禁令,并在上個月已經開始恢復供應。另外澳大利亞在今年10月份開始的收割期也備受關注,因為美國農業部仍舊預測全球范圍內的小麥供應短缺。
"澳大利亞出口量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接近港口裝運的最大潛能,這一狀況至少會持續到明年年底。"adamdavi說,他是墨爾本merricks資本服務公司的商品交易員。此外他還補充道:"澳大利亞仍有上年結轉的小麥庫存,加上今年小麥豐產在望,澳大利亞小麥的出口能力仍然非常強。"
盡管今年小麥價格下降不少,但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小麥仍比去年同期高出6.4個百分點。涵蓋8個商品的標準普爾高盛農產品指數在玉米的帶動下,在過去12個月里也增長了37%.聯合國的數據也顯示全球食品價格今年上漲了39%,在2月更是達到歷史最高點。
在海運方面,目前澳大利亞有20個碼頭供小麥出口,這些碼頭從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杰拉得屯延伸到該國東部新南威爾士州的紐卡斯爾。而且這些小麥通常由panamaxes(一種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型船舶)和另外一些小型的船舶進行海運。
世界最大的船舶經紀商clarkson公司指出,今年谷物的海上貿易將增長1.3%達到2.43億噸,并在未來十年里在海上貿易上保持第二的位置。這家在倫敦設立的公司也指出澳大利亞貿易量將占總數的9%.根據國際運輸協會的圓桌會議,目前大約90%的全球貿易都是通過海運來進行的。
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顯示,panamaxes船舶在單一航線的收益在過去12個月里下降了48%,目前維持在一天13000萬美元左右。而倫敦證券交易對超過50條海運線路費率統計的數據則顯示panamaxes船舶總體收益下降了36%至現在的一天14000美元上下。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