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鑫):由于“非洲之角”的饑荒持續惡化,聯合國糧農組織18日在羅馬總部召開高級別會議,呼吁國際社會采取緊急和具體措施,加大響應力度。會議特別強調,只有立即采取行動,才能避免危機愈演愈烈。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上個月糧農組織部長級緊急會議的后續行動,本次會議有助于推動制定未來幾周內將要討論的應對行動和投資決策。
“非洲之角”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烏干達等東非國家,該地區80%的人口以作物和畜牧生產為生,灌溉地僅占其耕地的1%,長期面臨糧食短缺問題。去年以來,這一地區遭遇60年一遇的的大旱,截至今年5月初雨季過半時,非洲之角國家降水量僅為往年正常值的5%至50%不等,約1000萬人受災,其中370萬人需要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公報稱,目前饑荒在索馬里越來越多的區域蔓延,其程度已經超過國際社會所能接受的極限,糧農組織總干事迪烏夫稱全世界都應該為此而“羞愧”。在一些國家,大量人口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個人尊嚴、健康和福祉都面臨著“無法承受的風險”。
面對嚴峻的“非洲之角”危機,糧農組織上個月召開緊急部長級會議,迪烏夫在會上呼吁國際社會迅速提供1.3億美元的緊急農業援助。作為此次會議的后續行動,本次高級別會議評估了“非洲之角”地區不斷變化的情況,審議了迄今采取的行動并確定了緊急需求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填補資金缺口以及更長期的后續投資和行動,從而增強恢復能力并解決“非洲之角”易受危機影響的根本原因。與會各方再次重申應采取“雙軌制”,即在滿足受災人口緊急需求的同時,致力于解決問題根源、增強農戶的長期抵御能力。
與會者特別號召糧農組織各成員國及其發展伙伴做到以下兩方面:第一、在短期內確保全面滿足緊急糧食安全需求;擴大營養支持規模;保護脆弱、小規模牧民所擁有的牲畜;確保供應糧食和蔬菜生產所需種子、肥料和農具,滿足2011年10月和2012年春季播種季節的需要,同時酌情通過擴大有條件和無條件的現金轉移項目以及食物轉移來保護脆弱家庭免受糧價不斷上漲的影響;第二,在中長期內,投資技術工具、金融機制和各項政策,改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生產和生計;積極保護并恢復退化的土地和水資源;實現持續公平的農業增長和農村發展;確保供應充足的營養食品;同時加強人們對于天氣和氣候周期的應對能力。糧農組織總干事迪烏夫表示,目前非洲有1200萬人面臨被餓死的危險,而所需資金卻存在很大缺口。如果各國政府和捐贈方現在不投入資金,那么全世界掃除饑荒的努力將付之東流,“令人震驚的饑荒”將再次出現。國際社會應該在挽救生命的同時,采取措施阻止進一步的災難,“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構筑明天”。
會議還批準了由非洲及各國主導的“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將其作為非洲可持續生計發展的最適當愿景和戰略框架。會議鼓勵捐助方和各國政府對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烏干達已完成的“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中的國家農業投資計劃進行進一步投資,支助吉布提和蘇丹早日完成目前開展的“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規劃工作,并幫助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和南蘇丹迅速啟動其“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進程。會議還鼓勵“非洲之角”各國將“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視為一個持續不斷的進程,需要定期更新其戰略和計劃,并特別注意性別、生計可持續性、氣候變化適應和減緩、災害風險管理以及應對危機等問題。
糧農組織強調,政治意愿和資金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雖然此次“非洲之角”的旱情極為嚴重,但即使在一些面臨政治和安全挑戰的地區,近年來實施的有效計劃仍成功避免了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因此,如何落實加大對農民投入、確保各方案得以在較大規模上付諸實施,將是解決非洲之角地區饑荒的長遠方案。
來源:國際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