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糧荒嚴重,美俄等糧食生產國頗受關注,糧食安全問題把世界各國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世界糧農組織候任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以及一些專家指出,要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際協調,在建立全球性糧食預警機制、數據系統、糧食儲備等方面邁出堅實步伐。東盟與中日韓將于今年10月啟動緊急大米儲備庫,就是一個新嘗試。
非洲
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饑荒
非洲東北部的部分地區正遭遇60年來最嚴重干旱。雨水稀少,食品價格飛漲,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等國面臨嚴重食品短缺,1000多萬人受到饑荒的威脅,數百萬人飲水困難。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眼下有200多萬兒童營養不良,急需食物救助。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局勢可能在2012年初惡化。
格拉齊亞諾8月3日對本報記者痛心地表示,糧農組織兩年前就對非洲地區的旱災可能持續數年并出現饑荒發出過警告,但未能及時提供幫助和解決問題,這表明我們的援助機制遇到了嚴重困難。他說,世界糧農組織不是一個分發食物的國際機構,它的職能是動員和組織各方力量進行救援。我們現在還缺少一個特別的合作機制來應對非洲地區的饑荒,尤其是當戰爭和干旱因素交織在一起時。他還強調,解決糧食危機沒有神奇的魔方,需要的是國際社會達成共識,同時更加重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