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臺記者香棠報道:7月17號上午,河套灌區春小麥的第一鐮,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隆盛合鎮公地村二組農民家魏山宏的麥田里開割。
17日上午,兩臺聯合收割機在金黃的麥田里來回穿梭,短短十幾分鐘就把沉甸甸的麥穗收割完畢看著黃橙橙金燦燦的麥粒,源源不斷的流入車廂,魏山宏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年他家種植的8畝小麥全部豐收。
今年,巴彥淖爾市通過推廣小麥套種技術,增加春小麥種植效益,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80左右萬畝。由于在小麥成熟期,田間管理到位,氣候適宜,小麥長勢良好,預計總產量將達到14億左右,畝產較去年增加20多斤。據了解,今年小麥機收比去年推遲5天左右,從磴口縣自西向東全面展開。雖然由于人工工資和燃油價格上漲,小麥收割費用比去年每畝增加了15元左右,達到50元,但是農民使用機械收割的激情沒有減弱。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巴彥淖爾市農機部門在當地組織了685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并從寧夏、河北和山西等地聯系1000多臺收割機參與麥收作業。市農機中心還在各旗縣區設立了8個小麥機收接待服務站,為機手提供作業信息,幫助他們聯系作業地點,開展機具維修、燃油供應、技術服務等工作。
據巴彥淖爾市農機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董斌介紹,當地農機部門組織了1700多臺聯合收割機,機收率達到90%,能夠滿足我市麥收需求,預計8月初小麥收割基本結束。巴彥淖爾市農機部門還為外地機手發放了跨區聯合作業通行證,當地交警、農業等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開通綠色通道,保證夏收順利進行。此外,中國石油巴彥淖爾分公司也提前儲備了4萬噸柴油,并24小時不間斷配送到103個加油站,優先保證40多個農村加油點用油,充足供應夏收機械。
來源:赤峰廣播電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