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箱里存了幾天的食材,看上去可能依舊“光鮮亮麗”,但吃起來卻不再新鮮。所以,看得見的“新鮮”未必都是真新鮮,反而一些看不見的地方才藏著真正的新鮮秘密。比如細胞,食材越新鮮,細胞就越飽滿;而食材水分、營養的流失,通常也伴隨著細胞的萎縮、破裂。
不過,如何通過細胞來判定食材是否新鮮呢?12月初,卡薩帝冰箱發布2024版細胞級養鮮白皮書,公開了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多組保鮮實驗,并首次用數據定義了“細胞級養鮮”。通過實驗,用戶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卡薩帝冰箱冷藏7天如1日、冷凍30天原汁原味的細胞級養鮮效果,發現“看不見”的新鮮世界。
看不見的地方:新鮮一樣有標準
在采購食材時,新鮮度是重要的挑選標準。而食材買回家后,保鮮的任務就交到了冰箱“手中”,但很多冰箱的保鮮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目前,普通冰箱的控溫或控濕保鮮技術大多只能維持食材表面的新鮮,但實際上食材口感、營養已大不如前。此外,很多生鮮食材解凍后會流出大量血水,而血水中含有肌紅蛋白等營養物質,流血水意味著營養也大幅流失。之所以會出現以上情況,是因為傳統冷藏、冷凍儲鮮很難長期保持食材細胞的完整與鮮活。
要想在保鮮過程中留存更多營養和口感,就需要將保鮮深入到細胞層面。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就展示了中國標準化協會為卡薩帝冰箱頒發的《食材細胞級保鮮電冰箱》標準證書,同時也為行業確立了“細胞完整、汁液飽滿、美味增鮮、純凈健康、營養豐沛”五大層面的細胞級養鮮標準。此外,標準還在冷藏細胞級保鮮(7天)參考指標之外,增加了冷凍細胞級保鮮(30天)參考指標。在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中,無論冷藏還是冷凍,卡薩帝冰箱實驗結果都達到了細胞級養鮮標準。
冷藏保鮮實驗中,新鮮奇異果放在卡薩帝冰箱7天后,外觀和硬度幾乎沒有變化,細胞狀態良好,葉酸保存率高達 87.3%;普通冰箱中的奇異果盡管外觀、硬度變化不大,但細胞間隙明顯變大、失水較多,且部分細胞溶解破裂,葉酸保存率僅47.3%。冷凍鎖鮮實驗中,新鮮斑節對蝦放在卡薩帝冰箱冷凍30天,肉質依舊緊密有彈性,蝦青素留存率比普通冰箱多1.2倍,蛋白質留存比普通冰箱高10倍;而普通冰箱中的蝦出現黑斑,蝦青素含量顯著降低,tvb-n蛋白質折損是卡薩帝冰箱的2倍。
看不見的新鮮,始于看得見的痛點
保鮮不只是讓食材表面保持新鮮,也要保留口感和營養。而冰箱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突破現有冷藏和冷凍保鮮技術的難點,研發出足以實現細胞級養鮮的原創科技。
冷藏的難點在控氧。許多水果冷藏后難免變得“外強中干”,這是因為單純的低溫儲鮮無法阻止細胞的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會消耗水果的營養和水分。為此,卡薩帝冰箱用3年時間,經過近3000種嘗試、50000多次試驗、15次改進和2000余種食材的檢驗,最終研發出msa控氧保鮮科技,有效抑制了細胞的呼吸作用,讓保鮮效果延長8倍。自2017年首次應用至今,這項科技已經讓“7天如1日”的細胞級養鮮走進了千家萬戶。
冷凍的難點在控溫。保存魚蝦、肉類食材講究“急凍慢化”,這是因為冷凍越慢,細胞水分結成的冰晶就越大,容易破壞細胞;相反,冷凍越快冰晶越小,且分布均勻,對細胞破壞更小。另外,反復冷凍、化凍也會損傷食材細胞,影響口感。針對這一特點,卡薩帝冰箱原創底置循環風幕科技,制冷速度提升50%,而溫度波動則<0.1℃,加上不直吹食材的環繞風幕送風,能進一步保證細胞完整,實現冷凍30天原汁原味的養鮮效果。
看不見的細胞決定看不見的新鮮。多年前,卡薩帝冰箱首度提出“細胞級養鮮”,此后更持續迭代保鮮科技,不斷為用戶升級儲鮮體驗。而在此次發布的細胞級養鮮白皮書中,卡薩帝冰箱不僅首次對細胞級養鮮效果做出了詳細展示,還讓用戶直觀看到了更加優質的保鮮效果,也為保鮮科技的迭代發展亮明新的方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