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沐浴過程有了更高的健康追求。在基礎的清潔功能之外,用戶更加看重沐浴過程中的舒適體驗,以及通過沐浴給發膚帶來的健康呵護。2023年10月12日,《2023年中國人健康沐浴白皮書(第二版)》(以下簡稱“白皮書”)面向社會正式發布。
與兩年前發布的第一版《2023年中國人健康沐浴白皮書》相比,第二版白皮書結合實際應用場景,從人體健康沐浴水溫研究、特殊人群健康沐浴注意事項研究、健康沐浴水質研究三個角度指導人們健康沐浴,填補同類型研究的空白,科學普及健康沐浴理念,引導科學消費,為熱水器行業健康升級指明方向。
提出水溫健康沐浴曲線設計,明確舒適沐浴方向
白皮書指出,水溫是沐浴舒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年齡、不同沐浴場景、不同地點的人群,對水溫舒適度的定義大不相同。以最常見的淋浴場景為例,年輕人早上較舒適溫度區間37℃~41℃、年輕人晚上較舒適溫度區間38℃~42℃、老年人舒適溫度區間為40℃~44℃。不同沐浴場景,用戶對舒適水溫的需求也不一樣,比如,年輕人在健身后淋浴,舒適溫度區間為35℃~39℃,明顯低于日常狀態下的淋浴水溫。
白皮書認為,在水溫范圍基礎上,根據不同人群性別、行為狀態的差異化進行健康沐浴曲線的設計,對提供最佳沐浴體驗意義重大。遵循人體活動規律,早晨沐浴曲線以增加交感神經反應,加速喚醒為原則,晚上沐浴曲線則以促進睡眠為原則。另外,健康沐浴曲線,以修復、調節、鍛煉身體為目的,遵循沐浴過程的熱平衡、舒適溫度研究的同時,還要在沖洗階段重復冷熱交替,高溫和低溫的溫差在5℃以內。
系統指導通過沐浴規避健康風險,填補行業空白
對沐浴環境的研究也是第二版白皮書的研究重點。白皮書研究表明,沐浴環境的溫度、濕度、氧氣含量等變化會迅速影響人體血流量、代謝速率、氧氣利用率等,直接導致血壓、心率、血氧和血糖等生理指標的變化。通過調控沐浴環境、智能提醒等方式維持沐浴時血壓、心率、血氧和血糖值的正常,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沐浴帶來的生命健康風險,還能讓用戶體會到特別的關懷,提高沐浴體驗。但目前行業內外仍缺乏系統研究指導如何沐浴來規避健康風險。
白皮書首次通過綜合研究水溫、浴室溫度、浴室濕度、浴室氧氣含量和沐浴時間點、沐浴時長、沐浴步驟、沐浴流程對沐浴時人體生理參數血壓、血糖、心率、血氧、腦電波的影響,設計了特殊人群包含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健康沐浴注意事項。
如,在高血壓患者中,不論男女都偏向20℃~25℃浴室溫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更喜偏涼爽浴室溫度,浴室溫度20℃~25℃最佳,女性患者的浴室最佳溫度為23℃~28℃。高血壓男性的最舒適沐浴水溫為39℃~41℃,高血壓女性的最舒適沐浴水溫比高血壓男性偏高,為40℃~42℃;而2型糖尿病中無論男女患者,沐浴的最舒適沐浴水溫均為39℃~42℃。
以上這些研究填補了目前國內同類型研究的空白,并開拓了健康沐浴用戶體驗研究的新領域,深入細化了不同人群對于環境、水溫的要求,對于熱水器行業的產品開發具有較強指導意義。
健康沐浴水質研究,引導熱水器健康性能科學升級
沐浴水質無害且有益皮膚是健康沐浴的重點之一,也是熱水器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白皮書指出,泥沙、銹水、雜質、水垢、細菌及上述因素引發的皮膚問題是用戶提出最多的五大沐浴用水痛點,凈化過濾、不結垢/生銹、殺菌和有益皮膚是用戶提出最多的需求,因此改善水質使其有益皮膚是用戶對沐浴水質的根本要求。目前,主要通過凈濾去害和功能增益兩個維度對沐浴水質進行調控。
凈濾去害技術方面,主要有顆粒物過濾、活水排污、余氯凈化、除菌/抗菌、阻垢等,業內已經出臺了tcaqi 129-2020《儲水式電熱水器抗菌、除菌、凈化功能技術規范》和tcaqi 130-2020《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及燃氣采暖熱水爐健康防護性能評價規范》,對儲水式電熱水器和燃氣快速熱水器的相關技術進行定義和技術效果規定。功能增益技術方面,主要有增強清潔保濕效果的微納米氣泡水技術,增強抗炎舒緩效果的溫泉礦物水技術,增強潤澤、保濕和清潔效果的軟化水技術和保濕抗炎止癢沐浴濾芯技術等。
健康沐浴研究旨在規避沐浴行為對人體的潛在不利影響、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有益的沐浴選擇。白皮書認為,熱水器制造企業是健康沐浴推動者,首先要實現已有舒適、安全、健康、干凈、有益皮膚的沐浴方式在廣大用戶群體的普及,同時要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迭代,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易用、低成本、高體驗的健康沐浴功能。
面向未來,健康沐浴研究則要持續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細分沐浴人群和場景,以熱水器為核心,聯動全屋水處理設備、花灑等淋浴器、浴霸等浴室環境控制設備,全方位打造智慧浴室系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