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愈發關注健康,為用戶構建“健康儲鮮場景”成為了眾多冰箱品牌的角逐焦點。近年來,為延長食材存儲時間,留存營養物質,眾多品牌相繼圍繞“恒溫”“保濕”兩大維度,不斷推出新科技。
不過,盡管創新層出不窮,不同品牌間的實力仍有區隔,主要表現在“保鮮時差”上。從《同是保鮮,卻有時差?》視頻看,依托于阻氧干濕分儲科技等核心技術,海爾冰箱持續引領行業,將食材新鮮壽命再延長7天,構建起一級健康保鮮場景,并在食聯生態的支持下,將健康貫穿到用戶飲食全流程。
“保鮮時差”差在哪?海爾冰箱:由表及里都有差距
如何理解儲鮮場景中的“保鮮時差”呢?可以分為兩大維度:首先,看食材外觀。從實驗視頻中可以看到,實驗員拿出相同狀態的葉菜,分別放入海爾博觀冰箱和普通冰箱中,普通冰箱中的葉菜在第8天出現腐壞,而博觀冰箱中的綠葉菜第15天仍然鮮綠。可見,在果蔬存儲上,博觀冰箱帶來的“保鮮時差”為7天。
其次,看內在營養。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也正在重新定義“吃得好”,《2022年中國健康管理白皮書》顯示,近9成用戶認為健康飲食核心在于飲食結構的科學性。在飲食上,人們應注重營養全面均衡,選用新鮮食材,增加優質蛋白、脂肪和高膳食纖維的攝入等。而海爾冰箱在營養層面也交出了新的答卷,就拿冷凍區的牛肉來說,做到了蛋白質折損率≤10%,汁液流失率≤1.88%,存30天也可化凍不流血水。
總體上看,無論是在冷藏區,還是冷凍區;無論看外觀,還是看內在,海爾博觀冰箱全場景、全維度延長了食材的新鮮壽命,達到了一級健康保鮮效果。
“保鮮時差”源自哪?海爾冰箱:看3大核心科技
那么,海爾冰箱帶來的“保鮮時差”源自何處呢?或許從核心科技的研發上可以得出答案。針對于不同食材對存儲的濕度要求不同,海爾冰箱研發出阻氧干濕分儲科技。對于普遍喜歡高濕度的果蔬,該科技實現了濕區濕度90%;對于不喜高濕的干貨,其提供了45%的濕度,有效預防返潮,延長食材存儲時間。
而在冷凍區,海爾冰箱率先發現溫度波動、冷風直吹這兩大影響食材存儲的元兇,并研發出新科技。針對風冷冰箱自動化霜會產生10℃左右溫差,引起食材反復化凍,造成營養流失,海爾冰箱創新冷凍智能恒溫科技,將溫度波動控制在≤0.1℃,緊鎖食材營養。
對于風冷冰箱冷風直吹食材的固有弊端,海爾冰箱研發出底置恒溫保鮮科技。通過改變傳統冰箱風口位置,實現出風口后置,回風口前置,該科技讓冷風平行于食材,不直吹,做到了“風冷不風干”。
值得注意的是,以好科技升級儲鮮場景只是海爾冰箱為用戶健康護航的一部分。依托于強大的食聯生態,海爾冰箱突破了儲鮮硬件的局限,能夠將健康融入“吃、買、存、做、洗、改及母嬰”等飲食全場景。就拿“存”場景來說,其創新出ai智凈殺菌系統,能夠24小時主動感知1300多種常見腐敗食品氣味,并進行實時監測,主動殺菌。
基于一系列好體驗,海爾冰箱在份額第一的基礎上不斷增長,截至第27周,已達43.2%,趕超top2-top5品牌份額之和。預計,在更多引領性創新加持下,海爾冰箱的增長還將帶來更多驚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