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人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空調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事實上,很多人在使用空調時,多少都遇到過開低1℃冷,調高1℃又熱的糾結情況。難道就沒有讓人感到正好舒適的溫度嗎?
其實,溫度低了冷、高了熱,這與人們的體質和空調吹出的冷風有關。老人、孩子與年輕人的體質不同,自然對溫度的感受也不相同。而離出風口的遠近不同,也會導致體感忽冷忽熱,引發身體不適。而要達到“剛剛好”的舒適效果,并非簡單的將溫度設定在25℃或26℃,更重要的是要有衡溫舒適的風感。目前,卡薩帝空調的雙塔軟風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伴隨著用戶對舒適空氣的需求,卡薩帝空調通過原創科技與智慧場景,為人們提供了更適合的選擇。而這也意味著,卡薩帝空調的發展與用戶需求緊密相連,而其成長的每一個故事就是“用戶故事”。
怕吹冷風怎么解?衡溫軟風更舒適
“平時,太太最怕的就是吹空調,因為風太冷,吹完空調她經常會覺得不舒服。”家住福州的黃先生在挑空調時遇到了難題。太太的體質與自己不同,很怕吹冷風,因此黃先生就希望能找到吹起來舒適不刺激的空調。而當太太體驗過卡薩帝空調雙塔軟風后,黃先生表示:“空調讓她覺得風很軟,很舒服。” 在我們身邊,像黃太太這樣怕吹空調的人并不少見,不開空調會熱,開了又覺得冷,很難拿捏合適的溫度。這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體質差異。一些人體質較弱,同樣的溫度,可能一些人覺得舒適,另一些人就會感到冰涼刺骨。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時,很難找到讓一家人都感到舒適的溫度,通常只能遷就老人和孩子的體質,將溫度調高1℃避免著涼感冒。
二是冷風直吹。很多人覺得調低1℃,風會變得特別涼,也可能是吹到了出風口直吹的冷風。這是因為在制冷時,出風口溫度會低于空調的設定溫度。舉例來說,當空調溫度從26℃降到25℃時,出風口溫度是低于25℃的,直吹這樣的風,會覺得冷也就不奇怪了。而當遠離出風口,溫度又會回升,在這樣忽冷忽熱的狀態中,人們就容易產生頭暈、咳嗽等空調病的癥狀。
要找到最適宜的溫度,就需要空調做到舒適衡溫。那么,什么溫度才合適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師曾表示:“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18℃-24℃之間。”而為了達到這個溫度,卡薩帝鑒賞家空調通過射流勻風科技和雙塔造型,在出風前先將空調風混合40%的自然風,這樣吹出的雙塔軟風溫潤適宜,且無論用戶所處位置,都能感到同樣的舒適溫度。同時,由于避免了冷風直吹,用戶也不會感到忽冷忽熱,遠離了空調病的隱患。
影響因素多?空氣場景全維舒適
除此之外,影響空調舒適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濕度,眾所周知,濕度越高人就會覺得越熱。例如,溫度在21℃-27℃時,相對濕度改變50%,就會明顯影響溫度感知;濕度超過80%,汗液難以蒸發,就會感到悶熱。
醫學上認為,環境濕度在50%-60%時,人體會感到輕松、舒適。但要做到精準控濕,對空調來說難度不小。一般來說,空調運行會帶走空氣水分并排出室外,時間一久就會引起空氣干燥。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鑒賞家空調通過水氧洗空氣系統釋放百萬水氧負離子,讓室內保持52%的黃金濕度,空氣更加溫潤。
此外還有不同的生活狀態,例如運動和睡覺時,人們對空氣的要求也不相同。運動時,既要空氣新鮮又怕溫度變化。這時可以進入卡薩帝空調的衡溫潤氧新風場景,通過雙動力衡溫新風,將室外空氣經五重過濾后送入室內,保持空氣清新衡溫。睡覺時,不同狀態需要不同的睡眠環境。而在智慧臥室場景,空調可以根據用戶睡眠狀態自主調節溫濕度,讓人一覺到天亮。
高一度也好,低一度也罷,目的無非都是追求舒適的生活享受。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僅靠控溫還不夠,還需要個人體質、空氣濕度和生活狀態等各個方面的需求。而對于普通空調來說,實現這些困難重重。但有了卡薩帝空調衡溫的雙塔軟風和空氣場景,用戶不僅能獲得“剛剛好”的舒適體驗,更能將高品質的健康生活享受帶回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