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囤完深圳囤;深圳囤完杭州囤;杭州囤完北京囤。”網友的段子卻是對現實的寫照。特殊時期下,為了防患于未然,全國各地居民也開始有計劃的囤菜,甚至囤冰箱。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65.4%的消費者在生鮮電商上消費頻次增加,51.6%的消費者消費金額增加。蘇寧易購數據顯示,3月以來,冰箱銷量環比上升44%。從第17周各城市數據看,無錫、烏海、呼和浩特等地囤冰箱熱情高漲,冰箱銷額分別同比增長575.7%、256.6%、161.1%。
都在尋找“家有余糧”的安全感,那么,大家都囤了什么食物呢?不少居家用戶分享了自己的戰術,給出“囤貨指南”。比如,有囤貨經驗的杭州李女士建議,最好準備10天以上所需食物,除了紅薯、蘿卜等能長時間保存的,果蔬、肉奶禽蛋能夠補充vc、蛋白質,必不可少,如果冰箱有地方、保鮮好,可以盡量多存一些。冰箱不夠大,則可以選木耳、銀耳等脫水蔬菜常溫儲存。
有了前人經驗,當下居民采購食材結構確實更加科學。從北京最近的囤貨潮看,據媒體報道,4月24日晚,各大生鮮app上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材銷量倍增;米、面、速食等易儲存的貨物庫存不多;同時,可樂、咖啡、巧克力等也在部分地區售罄。
買了這么多食物,怎么存得下、存得住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焦點。大批網友表示,需要添置大容積、保鮮好、更高端的新冰箱。從市場選擇看也的確如此。第17周,501-550升、451-500升、551-600升三大容積段產品最為暢銷,占比為17.5%、11.3%、10.6%;價格段上,14k+、6-8k、8-10k產品走俏,占比為17.4%、17.3%、11.6%,在以上區間,海爾品牌占比最多;而在功能上,干濕分儲、恒溫保鮮等功能受到用戶歡迎,集相關科技于一體的海爾全空間保鮮產品居暢銷榜top1。在以上熱銷產品帶動下,海爾冰箱最新份額為44.5%居第一,top2-top5品牌份額分別為13.3%、8.6%、8.5%、8.1%。
隨著人們憂患意識不斷增強,囤鮮成為常態化,冰冷產品的增長仍在持續。而在短期增長后,如何創造出長遠增長點,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思考的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