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緣于對母嬰消費的重視,我國嬰幼兒家電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不過有關調查發現,由于相關標準缺失,市場準入門檻低,導致產品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的權益難以保障。
近日,寶媽李女士向媒體反映, 2歲大的兒子在使用小米有品的一款“電動指甲刀”時,被“一口咬住”嘴唇,當地消防救援部門出動才成功“解救”,事后家長質疑產品存安全隱患,其產品負責人則認為該產品設計無缺陷,并提出一次性賠付5000元,引起當事人極度不滿。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120557.">
圖片來源:高度新聞
嬰幼兒小家電大多新穎、小巧、易操作,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眼球,其獨特的功能也捕獲了渴望省時省力的“潮媽”們的心。據中國嬰童產業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母嬰產品消費大國。近年來,母嬰市場始終保持著15%左右的高速增長,預計2022年母嬰市場將達到4.8萬億元規模,2024年規模將超過7萬億元。而從“三胎政策”和延長生育假措施來看,母嬰家電市場仍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的空間,市場規模正在加速擴容。
當前,嬰幼兒小家電市場不乏知名品牌。從布局的品牌來講,一部分是專業的母嬰企業,例如貝親、小白熊、babycare等,市場熱門產品多集中在這些品牌下。另一部分則是將目光聚焦至母嬰家電品類中的諸多家電龍頭企業,如海爾、美的、海信、tcl、格蘭仕、三星等,相繼推出嬰兒空調、加濕器、洗衣機、空氣凈化器等母嬰家電產品。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11287.">
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嬰幼兒家電”,智能泡奶機、恒溫壺、奶瓶消毒器、輔食機、電燉鍋、搖奶器、滅蚊燈,可謂應有盡有。波咯咯、孕貝等母嬰品牌的奶瓶消毒器月銷量均超過1萬臺,一些品牌的嬰兒輔食機銷量甚至超過20余萬臺。從銷量上也可以看出,嬰兒小家電的銷售十分火爆。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40632.">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40967.">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40904.">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40255.">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隨之而來的行業亂象也遭到不少消費者吐槽。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屢屢看到有消費者給出“不實用”、“質量不行”等評價。如購買的理發器卡頭發、暖奶器溫度過高、輔食機接觸不良等等。
upload.cheaa2022/0321/1647847297267.">
此外,記者觀察發現,某電商平臺上不同品牌之間的產品價格差距也比較大,同樣標注為自動吸發、低音防水功能的嬰兒理發器,某品牌售價88元,而從功能及外觀設計上看沒有明顯區別的另一品牌卻售價高達199元;一款能為奶瓶、嬰兒飯碗消毒的消毒鍋,標價百元左右,而一款功能單一的“嬰兒專用”奶瓶消毒機,價格少則兩三百,高的近千元。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兒童家電的火爆,是家電細分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分支,但目前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行業標準缺乏、進入門檻低,導致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的權益難以保障。兒童家電除了要外形符合兒童主題,更應該注重實用性與安全性。對于生產企業來說,要想在母嬰用品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修煉內功才是制勝之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