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真是越來越冷了,凍皮凍骨的讓人直往室內鉆,空調制熱一開,室內立馬暖意融融,可本該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溫馨時光,不少小伙伴卻抱怨連連,家里的中央空調不知道怎么了,明明開了暖風,溫度甚至調到了最高,家里的溫度總不是那么如意,棉衣棉褲也不敢輕易脫掉,還指望著它過這個寒冬呢,真是關鍵時刻掉鏈子。
不過,鬧心歸鬧心,還是得趕緊找到問題源頭,毫無頭緒也只能求助售后,不負眾望,專業人員一眼看出問題所在:家里吊頂外挑太多了,燈槽剛好擋住了風口向下吹的風,空調制熱才會受到影響。
誰能想到,當初為了好看安裝的燈槽,竟成了中央空調制熱差的幫兇。確實,作為一個家庭的“顏值擔當”,我們在裝修客廳的時候總是煞費苦心,從上到下都要極盡大方好看,尤其是近幾年,隨著裝修需求的不斷變化,吊頂+燈槽別具一格的設計備受人們喜愛。
可很多人不知道,家用中央空調比較常見的內機是風管式室內機,采用側出風下回風的方式,如果在家用中央空調出風口前設計燈槽或燈帶,突出的吊頂將會影響家用中央空調的氣流循環,尤其是冬天使用空調制熱時,熱氣流比較輕,會上浮到天花板處,集中滯留在房間上方,整個活動空間感覺熱量不足,需要很長時間才有熱感覺,不僅浪費電,使用效果也是不盡人意。
用手摸一摸,真的只有天花板是熱的,難道真的“燈槽與家用中央空調不可兼得”嗎?
這時,有的人開始出招了:吊頂如果需要暗藏燈帶的話,尺寸方面需要多注意,深度最好不要超過10cm;可以用導向葉片,這樣就能改變空調出風口的方向;還可以安裝外置導風板,不用改變吊頂就能將空調的風引導出來;再不濟就將吊頂的石膏線去掉一部分,可以將空調風口讓出來......其實不用這么麻煩,選擇一款燈槽專用室內機不就好了。
日立燈槽專用室內機192mm超薄機身,345mm窄進深設計,標配冷凝水提升泵,能與整體的燈帶燈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再搭配下出風設計,不會對出風造成任何影響。而且,出風口采用的3d出風口,有雙導風板獨立控制,對出風方向和角度都可以進行很好的控制和調整,實現舒適氣流的全屋覆蓋。
制冷時,調整導風板角度小于68°,可以實現氣流的康達效應,氣流貼附天花板,這樣冷空氣不會直吹人體,由空間上部下沉到地面,實現溫度的自然調整;而制熱時,超廣角調節,最大可至86°暖風直接觸及地面足底,熱空氣自下而上,舒適性更好。
當然,你想要的智能雙凈化功能它也有,內凈空調+外凈空氣,滿足你對室內空氣一切美好的想象。這樣優秀的燈槽專用室內機,就問你愛了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