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寒冬真是把人凍了個明明白白,平時上班回家兩點一線,周末更是拒絕一切社交就是個宅,可即使這樣,氣溫仍覺得“不滿足”,這不,中央氣象臺11月29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漢東部、江淮、江南中東部、四川盆地東部、貴州北部、華南北部等地將降溫6~8℃,其中,東北地區東部、黃淮東部、江淮東部、江南東部等地局地降溫可達10℃,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局地可達12℃。
這溫度降得,單看數字都覺得冷,不僅如此,這次冷空氣可是做好了“兩連擊”的準備,一波操作下,雨雪大風也開始陸續到貨,室外寒意如此逼人,室內的中央空調暖風得開的更足了。
可就在你準備和往常一樣好好感受溫暖包圍的時候,問題來了,明明開著制熱模式,吹出來的暖風卻不盡人意,有時候還一陣陣的呼呼吹涼風,而且是屋外越冷,它吹的越冷,這是怎么回事兒?向室外的寒冷屈服了嗎?當然不是,你的中央空調正在向你發出信號,霜!霜!!霜!!!太厚了,抗寒制熱的能力正在慢慢減弱。
中央空調制熱效果之所以不好,可能是因為室外機而引起的。眾所周知,空調的制熱是通過室外熱量轉移來制熱,室內機吹出的是熱風,室外機吹出的是冷風,當室外溫度低于室內溫度,再遇上室外空氣濕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遇到冷便會凝結在室外機熱交換器上,形成一層霜,大大降低空調的制熱效果,冬季長時間使用中央空調取暖,如果除霜不及時或效果不佳,霜越結越厚,無法散熱,最終還會導致系統跳低壓保護而停機。
不少人會問了,中央空調不是都自帶除霜功能的嗎?確實,現在一般的中央空調基本都自帶tt(時間+溫度)除霜模式,可以設置時間,或者當室外機散熱器的溫度低到一定程度,室外機和室內機的功能就會自動顛倒過來,室外機開始發熱化霜,而室內機則開始冒涼風。但有時候就算溫度足夠低,時間足夠長,但空氣濕度不夠,散熱器沒結霜就開始升溫化霜;而有時候空氣濕度大,不到時間和溫度霜就已經結上,但室外機卻無動于衷。這樣來來回回,時間和電能全用在頻繁的發熱化霜中了,“不務正業”大大影響了空調的制熱。
這么一看,除霜還真是個棘手有難纏的問題,不過又有什么關系呢,正所謂:空調選的好,除霜沒煩惱。日立中央空調獨有的ptt壓力智能除霜模式,通過分析溫度傳感器數據、壓力傳感器數據、運行電流、部分負荷狀態、運行時間和上次除霜數據等,準確把握除霜時機,避免了空調冬季制熱普遍存在的“無霜也化”和“有霜不化”現象。同時將每次除霜時間降低到不超過9分鐘,僅相當于tt除霜模式的三分之一,高效保障空調的制熱效率,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能源,人體的感覺也更加舒適。
陰冷颼颼,風大天寒,正需要制熱效率高、除霜速度快,智能全面的除霜模式來精確除霜,日立中央空調不受低溫影響,確保冬季制熱效果,保障家人溫暖生活,今年雖是寒冬,但依舊不太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