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電熱水器使用時間增長,不少人發現電熱水器加熱速度明顯減慢,到了冬天尤為明顯。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自然原因——進水溫度
夏天溫度高,進水溫度已經接近35℃,輕微加熱后就已經大于夏天用水溫度。冬日進水溫度與室外溫度持平,部分地區更是接近0℃,而冬季的用水溫度要求基本高于40℃,加熱溫差較夏天多出不少。因此冬天加熱時間肯定超過夏天;
2.機器未及時清洗,水垢過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垢會慢慢的包裹住機器內的加熱棒,導致熱水器工作效率下降,一開始一個小時就能加熱完成的水,因為水垢的原因,有可能需要延長至兩小時才能加熱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增加熱水器的功耗。因此定期的清洗除了能提高機器的工作效率更能保障家人的衛生,安全,建議每年對電熱水器內膽清洗一次。
3.熱量在運輸過程中損耗
出水點到用水點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在冬季,由于溫度下降原因,水管溫度也會下降,加熱后的水在運輸的途中不斷損耗熱量于冰冷的水管中,溫度越低,熱量損耗越大,到用水點的溫度就越低。
4.機器自然損耗
機器使用途中都會有損耗,效率下降屬于正常現象;
到了冬天,機器加熱時發生的異常有:
1.機器在加熱的時候會有異響
2.機器在加熱的時候一直有水滴
主要原因是:
1.水在加熱過程發出聲音
電熱水器加熱時出現了類似"咕嚕"的聲音,這可能是水箱內的空氣被加熱后膨脹從水中分離出來的聲音,也可能是水被加熱后在水箱內部翻滾的聲音,屬于正常的工作聲音,不必擔心;
2.內膽壓力過大
熱水器內膽中的水和少量殘留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整個熱水器內膽中的壓力升高,為保證安全,降低內膽內的壓力,卸壓閥開啟“漏水”卸壓。
另外,電熱水器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到期建議盡快換新,超出使用年限也會造成故障問題。
建議清洗周期:
1、每半年對花灑和隔水網進行清理,清除水垢,保證出水通暢;
2、定期更換鎂棒:受水質影響,南方地區鎂棒基本2年更換一次,北方地區基本一年一換;
3、每年對電熱水器內膽清洗一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