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熱水器底殼、面殼、燃燒器沖壓焊接,熱交換器殼體沖壓,水箱脹管以及成品裝箱、打包、貼標……在萬和電氣總部生產基地,多個生產場景都能看到機械手、光學識別送料機和高精密沖床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身影。“互聯網時代,產品和生產線需要同時進行智能化布局,以提升產品性價比和生產效率,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競爭力飛躍。這些一直都是萬和電氣的重要戰略思考。”萬和電氣總裁盧宇聰說。
2016年,萬和電氣發布了數字化工廠戰略,并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達成合作,雙方將合作打造數字化工廠的制造執行系統項目(mes),打通企業在計劃、采購、物流、制造、倉儲等各個環節的業務數據鏈,打造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大柔性的生產制造能力的生產管理體系。2017年6月,萬和電氣又與abb機器人簽訂合作協議,在智能制造、機器人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為萬和智慧工廠的建設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如今,mes和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經大大提高了萬和電氣的生產效率。例如,在集煙罩自動焊接線,機器人可1分鐘完成3次煙罩焊接,使生產線的產量由原來的5人3000件/班提升到3人4500件/班,整體效率提升50%。
此外,350噸全自動沖壓線項目使萬和電氣產品底殼單班產能從1800件/5人提升到3500件/人;黃銅自動火焰焊機項目將單班產能從1300件/人提升到2500件/人。就在今年2月,萬和電氣又投入10臺6軸機器人,在行業內首創燃氣熱水器底殼生產線,實現從原材料沖壓、碰焊、空中物料運輸全程自動化生產,整體效率提升了50%。
在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巨額投入。數據顯示,萬和電氣的數字化團隊已經從最初信息管理部的15人團隊,發展為擁有規劃設計、平臺建設、實施運維、技術支持等多模塊共50人的it與信息安全中心。去年以來,萬和電氣還投入相關設備200多臺,投入巨資升級完善軟件系統,并建立了網絡安全機制保護信息。
在智能制造加速變革的今天,萬和電氣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擁有近30年歷史的中國企業在轉型上的決心與信心。相信隨著智能化轉型的不斷深入,社會生產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中國企業必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智能快車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