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一項國際研究表明:盡管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但中國、印度、英國和美國的青少年認為空氣污染對他們健康的影響接近于新冠病毒。
來自中國、印度、英國和美國的兒童普遍認為他們應該擁有呼吸潔凈空氣的權利,但目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并沒有將其定義為兒童的基本權利。
今年國際兒童節,可持續發展慈善機構“全球行動計劃”和blueair(布魯雅爾)共同發起了一項“自由呼吸計劃”,旨在為兒童發聲,共同向聯合國呼吁將“潔凈的空氣”列入兒童基本權利之中。
(中國上海,2021年6月2日)全球行動計劃和blueair近期完成的一項調研顯示:三分之二(67%)來自中國、印度、英國和美國的兒童擔心空氣污染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影響,且他們對空氣污染的擔憂程度甚至與新冠病毒幾乎不相上下(72%)。
這項調研的樣本包括由yougov機構提供的來自中國、印度、英國、美國的4000余名兒童的數據,以及針對重點人群的調研結果。調研結果發現盡管身處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中,兒童認為空氣污染也會對他們的健康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本次調研的其它發現包括:
在英國,僅有24%的兒童認為成人為保護潔凈空氣做出了足夠努力,滿意度在四個國家中最低;而在印度,這項滿意度數據則為71%,在四國中最高;在美國和中國,這一數據分別為50%和57%。
在印度,兒童認為糟糕的空氣質量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32%的受訪兒童表示即使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嚴重的空氣污染也讓他們無法在室外活動或盡情地奔跑。此外,有三分之一的印度兒童表示空氣污染讓他們無法自由地呼吸潔凈空氣。
綜合四國的平均調研數據,94%的兒童認為他們應該獲得呼吸潔凈空氣的基本權利。
呼吸系統疾病專家教授stephen holgate表示:“兒童的器官和免疫系統都尚未發育完全,這讓他們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免疫系統、肺、大腦都在發育中,空氣污染也會持續對他們造成健康隱患。潔凈的空氣未被列入兒童基本權利,這一事實凸顯出人們對空氣污染危害性認知的不足。每天全球約有93%的15歲以下兒童正在呼吸著受到污染的空氣,這對他們的健康和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嚴肅對待空氣污染問題。”
雖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發布過預測,至2050年,空氣污染將成為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潔凈的空氣”目前仍未被列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之中,其重要性也未在全球得到官方認定。有鑒于此,加之在調研結果中看到了兒童強烈的意愿,全球行動計劃和blueair于今年兒童節宣布啟動一項“自由呼吸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兒童發聲,共同向聯合國呼吁將“潔凈的空氣”列入兒童基本權利之中。
全球行動計劃組織首席執行官sonja graham表示 “潔凈的空氣未被列入兒童基本權利是令人震驚的,自由地呼吸潔凈的空氣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潛力開發都至關重要。清潔的飲用水、安全的住所都已被認定為兒童基本權利,為什么潔凈空氣就是例外呢?”
作為計劃中的一部分,主辦方將展開一系列校園教育行動,向孩子們普及呼吸潔凈空氣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如何減少暴露在有害污染源之中。校園教育將首先在北京、德里、洛杉磯和倫敦落地,由當地的合作伙伴組織展開,并計劃未來在更多城市落地。
blueair全球首席品牌價值官sara alsén表示:“在過去的25年里,blueair一直在努力捍衛兒童呼吸潔凈空氣的權利。秉承著品牌創立的初衷,我們和許多有著相同信念的伙伴走到了一起,我們相信現在是時候讓潔凈的空氣和清潔的飲用水一樣,成為每個孩子的基本權利。”
關于布魯雅爾(blueair)
blueair隸屬于聯合利華水和空氣健康要素品類,是世界知名的家用和專業空氣凈化解決方案制造商。blueair創立于瑞典,為消費者提供創新、高品質、節能的產品和優質服務,暢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關于全球行動計劃(global action plan)
全球行動計劃是一個致力于為人類構建可持續未來的慈善機構,曾發起過英國影響最廣泛的空氣污染教育行動“clean air day”。全球行動計劃希望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相信人類的利益和環保是密不可分的。機構聯合商界和青年群體共同建設可持續的未來,幫助年輕人培養應對環境問題的技能和知識,共同為地球的明天而努力。
yougov調研數據:
如無特別說明,本次調研中的所有數據均來自yougov,總樣本為4054名6-15歲兒童。現場調研于2021年3月12日至4月14日期間完成,問卷在線上進行收集。最終采集的數據經過加權計算,代表各國6至15歲兒童的反饋情況。
劃定重點人群的目的是了解兒童對空氣質量問題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們對于潔凈空氣是否應該成為基本權利的想法。重點人群包括150余名來自德里、倫敦和洛杉磯的7-16歲兒童,該調研在2021年3月至4月期間展開,由環境教育中心(印度)、清潔空氣聯盟(美國)、全球行動計劃(英國)和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共同完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