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停線技改,旺季建線增產”已成為夾江陶瓷企業一貫的行事作風。而如今正處于瓷磚銷售淡季,不少企業已經開始相繼出現停線停產現象,為陶企技改檢修迎來了有利的時機。
進入7月以后夾江陶瓷磚銷售量下滑嚴重,卻也為生產設備檢修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技改檢修主要針對窯爐、壓機、釉線以及生產線上的基本設備零件等進行全面檢查、保養及更換,于此同時,定期停產檢修還有利于緩解設備持續性工作的壓力以延長使用壽命。
米蘭諾生產廠長廖全偉告訴記者,企業將于8月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停產檢修,在此期間將對部分生產線進行節能、增產、設備更換等方面的技術改造,并對現有生產設備進行檢修與保養。
據了解,夾江陶瓷企業技改檢修的方向主要在節能減排和設備維護兩個方面。節能減排方面,一是實施工業窯爐節能工程,推廣窯爐內堂涂節能材料及加長燃氣噴槍、改造風機和燒嘴脈沖助燃熱值,增加熱輻射;二是實施余熱余壓利用、尾氣利用工程;三是實施節電工程,重點推廣變頻器裝置,在陶瓷行業重大耗電環節球磨系統、壓機系統、拋光系統上進行設備升級創新,改進節電裝置。此外,加強對工藝革新的技改力度,推廣陶瓷窯爐一次燒成技術以及多層干燥窯技術、改窄短窯爐為超寬超長窯爐,可節約能源35%,同時提高產能30%。據統計,夾江縣現有一次燒成窯爐15條,占氣燒生產線的12.6%。五是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推出大尺寸的“超薄磚”,將原8mm的拋光磚降低到6mm,從源頭上節省了原材料,僅此一項革新,便為企業節約成本3%。
而設備檢修與維護方面則主要表現在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及更新換代。一般的設備都會詳細注明保養周期,并規定在保養周期內,必須停下來檢修與維護才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而檢修期間也是更換設備的有利時機,不耽誤生產,又能提升設備的性能。
“又破又舊能生產,縫縫補補又一年。”某企業負責人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目前夾江生產線的情況。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夾江企業的生產線之所以經常需要檢修的主要原因是夾江大部分企業生產設備都已經陳舊老化,在生產中容易造成損壞和能耗大、高污染等問題,因此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與維護。相對而言,近幾年新建生產線檢修的次數要少、且規模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