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一個的觀念,那就是洋品牌要比國產品牌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水平需求的日益增加,很多人認為洋品牌雖然貴,但是能夠給自己帶來更高端、更大氣、更智能的生活,而且售后也是更有保證。然而,最近一篇名為《數千元吸塵器只用一次就發臭》的文章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文章中的用戶在第一次使用”戴森“吸塵器時,就遇到了”發臭“的情況。更讓用戶萬萬沒想到的是,吸塵器被送到售后,維修人員給出的回復是”該產品不提供免費保修服務,如果想修的話,需要付費。“剛剛購買一個月時間的吸塵器居然沒有售后,這樣的問題居然還出現在全球著名吸塵器品牌的身上,用戶之所以多花錢買洋品牌就是為了更放心、更安心,這樣的售后卻讓用戶寒了心,不禁讓人唏噓。
其實,縱觀近幾年某些知名洋品牌在售后方面確實做得差強人意。其中最著名的質量維權事件當屬羅永浩老與西門子公司。由于老羅發現自家的西門子冰箱門存在關不上門的現象,在他多次與售后協商解決方案無果后,在西門子大樓門前用大錘砸冰箱的方式維權。雖然西門子在事后迫于輿論和社會壓力,不僅發文道歉,而且采取了相應措施解決,但是從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出國際大品牌對于售后的態度可見一斑。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不禁想問:作為全球知名的大品牌,如此售后,是如何得到這么好的口碑的。其實原因很簡單,為了節省開支這些品牌在我國沒有建立完整的售后流程。之所以這些品牌敢于在我國這樣操作,究其原因就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在市場上受到了偏愛。
正因為這些洋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好于國產的同類產品,再加之洋品牌獨特的營銷宣傳,讓人們有了“外來的和尚才會念經”的思想觀念,更可怕的是這種觀念像顆種子一樣在人們的印象中生根、發芽。而這些洋品牌知道我國用戶有這樣的心理,才讓他們敢于閹割其在我國的售后質量。
然而,這些洋品牌在售后上節約的成本也沒有回饋給用戶,讓其產品開始降維,而是以在技術上擠牙膏,在價格上大跨步的方式營銷自己的高端產品,收割國人的“韭菜”。而反觀我國的同類品牌產品技術上正在大跨步的前進,很多國產品牌的產品與某些知名洋品牌在功能、實際體驗上,已經不相伯仲。另外,這些國產品牌的售后確實相當體貼,真的把顧客當成了上帝。
值得慶幸是,現在國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面對三星note7“爆炸門”事件上,已經用行動做出了有力的回擊,讓三星手機知道,沒有好的售后就不會有好的銷量,近些年三星手機在我國手機用戶的占有率越來越低,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我們既然花了五星級賓館的錢,憑啥要忍受快捷旅店的服務。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制造已經有能力擁有自己的天空,其實國貨不一定不行。售后本來就是產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某些知名洋品牌品牌還抱有“店大欺客”的思想,給我國的用戶售后體驗依然極差,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臨近,某些洋品牌離約談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