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13日訊 (記者曾西林王玲玲實習生李如初羅琦)7月13日下午,記者從九省(區)20市(州)稀土開發監管聯動聯席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稀土開發整合,全國稀土采礦權將減少至65個,改變稀土礦山“多、小、散、亂”的局面,逐步形成大企業主導稀土產業的格局,維持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蒙、魯、川、閩、贛、粵、湘、桂、滇九省區的20個市(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應用和出口國,目前以全球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但是資源問題也不斷凸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我國對稀土資源實施了更為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和保護性開采政策。從今年起,將南北方稀土區域聯動機制擴大成全國的九省(區)20市(州)全國聯動機制,20市(州)政府密切配合,區域監管聯控聯查,打擊非法開采,推進稀土資源勘察開采的規模化、集約化,促進整個稀土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此次會議研究討論的 《稀土礦產采礦權準入條件規定》提出,稀土采礦權申請人應當是具有勘察開采礦產資源經歷,在資源所在地設有獨立企業法人,具備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或應用技術研發能力,年主營業務收入達10億元以上(其中深加工年主營業務收入到達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對于已取得稀土采礦權的企業,應通過資源開發整合、企業兼并重組等方式達到標準,未達到要求的,應停止開采活動。目前,四川18個采礦權整合為7個,贛州市88個采礦權將整合為44個,包鋼集團整合了內蒙古自治區的全部稀土礦業權和稀土采、選、冶企業。
會議原則通過了《九省(區)二十市(州)稀土開發監管聯動聯合檢查工作方案》;研究討論了《關于規范重點建設工程及廢棄礦山治理工程綜合利用稀土資源的指導意見》;確定了下屆會議于2013年第三季度在四川省涼山州召開。會上,有關專家對當前稀土行業形勢進行了分析。
國土資源部有關司局及事業單位負責人,九省(區)國土資源廳、20市(州)人民政府及國土資源局(礦管局)、有關行業協會、全國重點稀土企業等有關負責人,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首建中出席會議。 鏈接
1.稀土開發監管聯動聯席會議成員九省(區)20市(州)
內蒙古:包頭市
福建:龍巖市、三明市
江西:贛州市
山東:濟寧市
廣東:河源市、梅州市、清遠市、韶關市、揭陽市
廣西:崇左市、賀州市、梧州市、貴港市、玉林市
四川:涼山州
云南:楚雄州、德宏州
湖南:永州市、郴州市
2.“稀土”是什么?
“稀土”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15種元素以及與鑭系元素密切相關的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簡稱稀土。稀土有“工業維生素”、“工業黃金”的美稱。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北方稀土以內蒙包頭稀土礦和四川涼山稀土礦為代表,主要含鑭、鈰、鐠、釹等四種輕稀土;南方稀土以江西贛州、福建龍巖的稀土礦為代表,主要含中重稀土。
根據稀土擁有量 (含礦及半成品,加工品),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是世界上四大稀土擁有國,中國位列第五。長期以來,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向各國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品的國家,造成資源流失、環境污染等嚴峻問題。據國家發改委的報告,中國的稀土冶煉分離年生產能力20萬噸,超過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倍。2012年初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稀土產量的世界占有量由2005年的96%下降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