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此類產品考察地方政府財力是關鍵
由于房地產持續遭政策打擊,地產信托也隨之承受一定兌付風險,發行數量在今年持續下降。倒是基礎設施類信托,因為有相關國家政策支持,近期陡然升溫。各信托公司紛紛推出各地方性基礎設施信托項目。
基礎設施信托升溫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昨日,6月以來,成立的基礎設施類信托產品共有51個,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度熱門的地產類信托產品,后者在同時間段內僅成立了31只。“原來信托最多的標的物就是房地產,一般來說,它的收益也比較可觀,收益高的產品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15%-20%,一般的產品普遍收益率也能在10%左右。”某國有銀行浙江省分行理財師指出,“從去年開始,國家出臺了不少房產政策以打壓房價,地產商的暴利空間一下子縮小了,不少公司資金鏈都陷入緊張局面,所以地產信托也比之前承受了更多的兌付風險。信托公司為了控制風險,也將投資視線轉而投向了更有保障的其他領域,如基礎設施信托等。”
從已發行的基礎設施項目看,一般發行期為1-2年,就年化收益率而言,基礎設施信托產品也并不示弱。如目前山西信托成立的“山西信托·信臨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9.5%-10.5%,信托期滿后,由臨汾自來水公司還本付息。產品募集金額1億元,資金具體運用于補充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用于臨汾市城區段自來水管網維修改造升級。
需考察地方政府歷年財政實力
“基礎設施類信托是目前政信合作的重點內容,絕大多數借款方為地方融資平臺,資金流向保障房、路橋建設、城市建設。”杭州某第三方理財公司分析人士透露,最近基礎設施類信托量價齊升主要是受近期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影響,目前我國在不斷加大中小城鎮的建設力度,加快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這為信托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時基礎設施類信托由政府出資設立擔保公司或引入更大的擔保公司,為信托計劃資金的到期償還提供擔保。“高收益、加上政策支持,‘基礎設施信托熱’在一定時間內還將延續。”
基礎設施類信托的明顯特點是,地方政府用財政預算安排還款,不過上述銀行理財師提醒投資者仍需詳細考察該地政府的歷年財政實力,以防開出的是“空頭支票”。如果該項目屬政府工程項目外包,如沒有直接的財政預算安排,則主要看融資方實力及項目收益情況,另外也可以參考利息覆蓋倍數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