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鋼貿行業如過山車一般,價格暴漲暴跌,從每噸凈賺千元到每噸凈虧百元,利潤直線下滑。鋼貿行業一直是閩商的強項,如今面對慘淡的市場形勢,鋼貿商正謀求轉型。是時候考慮轉型了。“鋼貿商轉型要根據自身優勢來定,不是所有的鋼貿企業都適合進入技術領域。”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向新金融記者表示,鋼貿商擅長商貿和銷售,適合從事茶葉、商超等流通領域。而如果想經營技術含量較高的科技型項目,最好是選擇與鋼鐵行業相關的產業,不可盲目跨行業經營。
新金融記者走訪了多家鋼貿企業,他們大多數的轉型思路是回到以前的老本行——茶葉、石板材,也有的對經營風險較小的酒店、商超等興趣濃厚,極少數鋼貿商將目光放在科技型領域,比如鋰電池應用、醫藥開發等。
轉行
從連云港、上海再到天津,鋼貿商老陳輾轉各地做著鋼貿生意,這個行業讓他從一名無業青年成長為千萬富翁,他對鋼貿業感情篤深。但接連不佳的行業態勢令其不得不“歇業”一段時間,轉行的念頭漸起。
“那次鋼鐵價格一天變了幾個價,早上進的貨漲了好幾輪,每噸鋼材猛漲550元。”2009年正趕上好時候,老陳調動所有資金囤了數千噸貨,捂了幾天,一開售就凈賺千萬。但如今,作為鋼貿行業的消費端,基建行業和房地產連續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市場大幅萎縮,鋼貿商和地產商暗自苦撐,靜盼政策回調。
老陳說,現在鋼貿利潤率普遍由5%降為1%,能維持不虧損就算經營不錯了。這成為業界的普遍現象。
“有好幾個行業在考察,可能開酒店或超市,這個相對比較容易;還有就是茶葉、石板材。”老陳表示,轉行考慮更多的是容易上手的傳統行當,其他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很少涉及。
今年6月,福建省周寧縣上海商會先后撰寫《致商業銀行的一封公開信》、《告周寧上海商會全體會員書》兩封公開信,呼吁銀行業減少對鋼貿行業的融資收縮,引發市場關注。信中提道,上海鋼貿行業年初以來的融資規模收縮了23%以上,鋼貿行業10多年建立的誠信聯保系統受到嚴重沖擊,出現了嚴重的流動性不足。該商會執行會長肖志成告訴新金融記者,兩封信公布以后,銀行業對鋼貿行業的信貸有所傾斜,但只能解決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問題,整個鋼貿行業已入寒冬。
事實上,一些鋼貿商近幾年正悄然變身,由單一經營鋼貿轉為鋼貿市場的管理者,開發樓宇經濟。同時在市場內配套設立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涉足金融領域。這是一種多元化的投資業態,相對減少了市場萎靡所帶來的正面沖擊。
瓶頸
談及轉型的行業,多數閩商以茶行為首選。作為閩商的老本行,轉入茶行可謂駕輕就熟。據統計,天津去年茶葉銷售額超過50億元,其中閩籍茶商的銷售量占89%。但值得關注的是,綜觀鋼貿商轉型業態,鋼貿商轉入的行業大多數為餐飲、茶葉、家電等傳統行業,轉入高新技術領域的極少。
采訪中,僅有一位鋼貿市場管理者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公司正開展多元化投資,有意向和韓國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開發鋰電技術應用。此前公司負責人已赴韓國多次磋商,其中韓國公司負責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支持,中國公司負責土地、工廠、管理等事項。但雙方依然“卡”在技術研發和股權結構上,談判勝算難定。據了解,該鋼貿市場吸納了100余家鋼貿企業,但經營形勢下行,不少企業的訂單量下降了70%,許多企業正考慮歇一段時間,轉行做點別的。該鋼貿市場管理者告訴新金融記者,其實除了轉入傳統行業,不少鋼貿商對醫藥開發、新能源等領域十分看好,但苦于缺人才、缺技術而“無從下手”。
新金融記者走進老陳所在的辦公大樓,一間間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并排著,里面的擺設不多,一套閩式茶具成為開門納客的必備物什。老陳隔壁的一位貿易商對新金融記者說,現在市場行情不好,有資金也不敢進貨。考慮轉行很久了,但不確定轉入哪一行為好。提起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新技術領域,該貿易商有些迷茫,“隔行如隔山,看不懂的行業沒法投資。”事實如此,科技型領域不但技術含量高、成本大,而且回報周期比較長,若沒有足夠的行業基礎和技術支撐,所投資金很可能“打了水漂”。
突圍
最新的消息是,一些鋼貿商正計劃與國內科技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納技術入股。但一位從事鋼貿行業十余年的閩商表示,與其他技術公司、科研實驗室合作,鋼貿商負責出資金,卻很難摸透技術項目的真正價值,比起鋼貿行業靠價差就能賺錢的簡單盈利模式,技術領域的經營風險更加難以把控。
新金融記者了解到,在轉型的行業選擇上,鋼貿商投資與鋼貿行業相關的石板材、物流園區等產業頗具優勢;其次在商超、餐飲、家電等經營模式明晰的行業亦有所涉足;而在科技型領域,他們試圖借助外力尋求突圍,通過與國內外科技型企業、科研機構“聯姻”,逐步突破技術瓶頸。
作為貿易型企業,鋼貿商所經營的土地、廠房大多數為租賃經營,進退相對自如,比生產型企業更為靈活。但放下經營多年的鋼貿生意,轉行多少有些無奈。多數受訪的鋼貿商表示,他們仍看好未來的鋼貿市場,經過此番市場洗牌之后,新的行業格局逐漸顯現。對于多年執著于鋼貿領域的人來說,轉行只是暫時性的,一旦市場回暖,他們將迅速“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