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冠疫情的到來讓2020年顯得分外特殊,但對于中國而言,這一年則更具意義。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它主將成為重要節點,并對未來各個方面的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早在今年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就曾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政府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不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世界來說,都將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壓力”之下,眼前的工作將變得時間更緊、任務更重、難度更高。各地方的國資企業也紛紛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和能動性,積極配合國家開展著相關行動。
心系國家發展與民生所需的中國家電行業優秀代表的長虹,作為四川國資國企,多年以來不僅憑借扎實的企業綜合實力助力國家制造行業的轉型,更充分利用品牌的內外部資源投身于扶貧工作中,不僅成為政策方針與百姓生活之間的有力紐帶,更通過自身在行業中的各方優勢,為扶貧攻堅的一系列工作帶來了“長虹式表達”,用行動詮釋長虹的另一面。
解決眼前的物資缺口,更讓屬于未來的眼睛看到未來
基于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需要,長虹在開展扶貧幫扶工作中充分發揮著自身在物資領域方面的優勢儲備,不僅為所幫扶地區帶去了資源,更溫暖了人心。甘孜州色達縣是長虹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的對象之一,去年7月,根據色達縣基層服務、活動中心建設需要,長虹公司向當地捐贈了134臺55吋4k高清智能電視。并捐贈1套120吋4k超高清激光電視系統,協助當地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實驗基地”;而在2018年,長虹公司還為色達縣第二完全小學搭建起價值數十萬元的遠程智慧教育平臺,為結對幫扶村捐贈了一批led智能燈和縫紉設備,進而幫助當地的相關教育事業更好的開展。今年4月,為把好開學期間的新冠疫情防控關,根據色達縣開學實際問題需求,長虹公司主動發揮多元化的產業優勢,及時向色達縣縣中學、紅軍小學捐贈兩套熱成像體溫快速檢測設備,有效助力色達縣中小學順利開學、師生安心教學。
(2020年9月25日,色柯鎮姑咱村,長虹董事長趙勇深入農戶家中入戶慰問貧困村民)
同時,長虹更在憑借自身優勢,積極幫助扶貧縣的“人和物”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與可能,例如綿陽市平武縣鎖江羌族鄉壩子村,是長虹公司的另一個結對幫扶村。基于平武縣優質農特產品資源優勢,長虹持續將平武綠茶和窩托泉納入公司采購名錄。同時,充分利用公司黨工團平臺,大力宣傳、組織員工購買平武蜂蜜、土雞、雞蛋等農特產品,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今年3月,為了更好促進當地茶產業的發展,長虹公司還組織專業力量實時了對癥幫扶,意在幫助當地茶農提升采摘質量、完善銷售機制。“在今年疫情影響、綠茶產量減產的情況下,有效提升了茶葉價格,達到了茶葉減產增值效果,帶動全村實現了30余萬元的茶葉銷售。”駐扎該村的長虹公司扶貧干部魏興龍表示。
作為以技術實力影響行業的中國制造業典范,長虹更深諳“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道理。為此在去年7月,長虹公司牽頭并結合其余六家定點幫扶成員單位優勢資源,組織色達縣17個鄉鎮的34名學生和10名老師赴綿陽、成都進行學習考察、拓展培訓、參觀體驗等系列夏季游學活動。今年1月又繼續組織了8名老師40余名學生開展了“七彩長虹”省直部門(單位)定點幫扶色達師生冬令營活動。希望借此方式。為暫時身處貧困區的師生們打開視野,看見外面精彩的世界,進而為今后的可能埋下希望之種。
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更讓尖端的前沿科技助力扶貧
除卻指向具體物資和人群的精準幫扶之外,作為“不止一面”的長虹,也將自身在技術領域的沉淀與積累賦能在了開展脫貧工作的具體環節中,更將從“家電長虹”向“科技長虹”轉型邁進的變化充分植入脫貧攻堅工作,用心用力走出了一條扎根一線、創新賦能的別樣扶貧路。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貧資金的監管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一大難點問題。面對這一困難,長虹公司利用互聯網技術,依托10多年持續打造的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為脫貧攻堅插上“云翅膀”的探索和實踐。以“云尚行”智能財務云平臺來說,它采取“平臺+服務”的saas服務模式,并在全國首創了“互聯網+精準扶貧代理記賬”服務。去年以來,長虹公司財務云中心還專門組織了6次色達縣“互聯網+精準扶貧代理記賬系統”培訓以及現場調研,以改善色達縣在云尚行村級代理記賬項目中出現的問題,強化提升色達縣精準扶貧村級代理記賬工作。而這一探索更發展成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在為更多地區的相關服務帶來了便捷。
據統計,截至目前,“互聯網+精準扶貧代理記賬”已在四川省、青海省、重慶市、西藏等多地推開,代理記賬累計核算上萬個村(社區),完成村財記賬處理原始單證200多萬筆,會計憑證近30萬份,納入平臺管理資金賬戶1萬多個,處理資金量高達近200億元,為200多萬名村民線上提供公開公示信息。不僅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率,更有效防止了各類惠民資金被截留或者挪用的風險。
(在甘孜州鄉城縣城關小學,長虹教育助力省經信廳完成教育信息化及智慧校園區域管理平臺的建設)
同時,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平臺等方面不斷探索的長虹,更在致力于通過結合自身技術和平臺優勢助力解決貧困地區在教學資源差等問題,基于“互聯網+遠程教育”的綜合探索,推出“云智能交互”教學系統,搭建了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綿陽外國語學校與甘孜州鄉城縣學校各年級每周對應的教學內容的遠程互動教學平臺,通過科技手段打破傳統教育在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助力實現教學軟件和教育資源的云端儲存共享,極大拓展了山區學校獲取優質教育教學課件渠道和存儲共享管理手段。據悉,該項技術已被涼山州雷波縣、金陽縣,阿壩州色達縣,甘孜州鄉城縣納入遠程教育扶貧等建設項目,惠及二十余所中小學上千名貧困學生。可以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區學校使用優質教育資源的渠道和便利性,彌補了貧困地區使用成本高、信息協同性不足、信息安全性不足等問題。
而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長虹公司基于貧困地區信息化水平低,醫療健康服務設施落后等現狀,依托物聯網、云平臺、智能終端設備等技術手段,打造了基于物聯網智能設備的基層公共衛生健康扶貧支撐系統,針對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開發智能化自助體檢設備、自助查詢打印設備、公共衛生以及家庭醫生智能體檢套裝和設備,滿足基層機構;利用智能設備、網絡信息系統開展體檢以及上門體檢隨訪服務要求;開發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支持健康體檢、健康隨訪、慢性病管理、遠程監測、專家咨詢、預約掛號、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健康宣教等業務。通過與四川省衛健委、涼山州衛計委的合作和推廣,基于這一技術形式的長虹“妥妥醫”產品和服務目前已覆蓋綿陽、涼山、遂寧、德陽、巴中、眉山等120多個區縣以及浙江部分區縣,活躍醫生超過1萬人,惠及80余萬戶貧困群眾。
彰顯國企的綜合實力與擔當,緊握民聲所需與政策方向的領導,“科技長虹”不僅在發展的路上不斷向前,更在為實現治蜀興川的宏偉愿景付諸行動與魄力,而這一切,更將為中國制造業的全面興盛奠定更為深遠的意義。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