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5日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在線上舉行“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itl)”啟用儀式。作為在美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外科手術實驗室,其首次引進來自中國的海信計算機輔助系統(cas),探索cas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深度融合,這將大大提高手術精準性,并成為未來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
長久以來,由于ct是二維影像,很多疑難危重復雜手術難以實施。2013年,海信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共同研發出一款基于小兒肝膽胰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海信cas,實現從“傳統”到“精準”手術治療的根本轉變,并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外科手術導航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方向,而且可以和達芬奇機器人進行深度融合開發!”2019年5月,世界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主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教授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在參觀海信時,對cas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并提出在該校新建的“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itl)”使用海信醫療產品的希望。
“基于三維重建的手術規劃非常重要,為臨床醫生提供了直觀的腫瘤及其毗鄰解剖信息,我認為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是能夠實時將術前三維模型精確地附加在手術視頻中,這將為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帶來質的提升。” giulianotti評價說。
海信醫療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cas提供精準的三維重建,達芬奇機器人與海信三維重建結合應用,能使主刀醫生較普通腹腔鏡手術更準確把握操作距離、辨認解剖結構,從而提升手術精確度。
目前,海信cas已成功應用在全國100多家三級以上醫院,救治疑難疾病患者10900多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