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分團討論時表示,建設世界城市要調整財政收入結構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首要任務。在未來五年,北京將著力打造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形成與世界城市要求相適應的國際商貿中心,并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在昨日分團討論時,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市金融局副局長霍學文和市商務委主任盧彥三位代表,分別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對建設世界城市的展望。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軼驍
報告摘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必須著力推動創新發展、包容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
問題1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降不可持續收入占比
“財政收入不實施主動調控,民生的改善、各項事業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昨天上午,黨代會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在分團討論中說,今后五年,房地產等不可持續收入在財政中的占比要著力進行調整。
2010年之前,房地產行業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20%左右,穩居各行業之首。楊曉超認為,面對土地資源逐漸稀缺和人口的不斷增長,財政收入如果只依靠房地產等一兩個行業,“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為此,北京市在2011年采取了限房限車政策,財政收入增速開始放緩,這在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中得以體現。同時,收入結構卻在發生著積極的變化,商貿租賃、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在財政收入方面的作用開始凸顯,“這些行業對財政收入可持續的作用十分關鍵”。
不僅如此,北京市在財政支出方面也體現出轉方式、調結構的成效。在北京市“十二五”規劃中,北京市財政每年拿出兩個“100億”,支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以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楊曉超認為,這既是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格局的影響作用,也是北京市財力的體現。
但楊曉超坦言,從財政的角度看,并不希望某一個行業在財政收入中一枝獨秀,而希望各行業能實現均衡發展,特別是符合北京經濟發展方向的第三產業方面。
【數字答題】今年1-5月,北京市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8%,上半年預計的增速也僅為5%,但收入結構上發生了變化,房地產收入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從20%降到了14%,金融行業以16%的占比位居各行業之首,而商貿租賃等行業在財政收入方面的作用開始凸顯。
報告摘要:進一步優化首都金融發展環境,著力扶持優秀品牌金融企業,加快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國家文化金融創新中心,積極推動場外市場發展,加快發展要素市場,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問題2 如何優化首都金融發展環境?
發揮上市公司作用
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長霍學文昨日在分團討論時表示,為實現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北京需要打造上市公司,發揮上市公司在金融中的作用。
霍學文透露,一季度北京市有11家企業在a股上市,成為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魧W文希望把上市公司與北京市未來將要發展的產業鏈結合起來,讓上市公司分別承擔產業鏈的一部分環節,發揮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造福產業鏈。“如果產業鏈的每一端都有上市公司作為主體,北京的經濟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霍學文同時表示,目前北京市金融產業的承載力仍然不足,盡管北京市政府已經規劃了金融街(6.53,0.03,0.46%)和cbd的拓寬工程,但從金融機構的發展速度來看,還需要新的發展空間。
霍學文認為,金融基礎設施不足、金融人才成長環境不完善、對金融機構的獎勵政策力度不足,是北京市金融產業面臨的三個主要競爭。
為此,他建議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除了打造上市公司外和增強金融產業承載力外,還需要加快要素市場的發展,使資金實現流動,同時要加強三板市場、場外市場的發展。此外,要推動金融人才的發展。
“國際金融中心本身不是一個單一的金融中心,而是金融中心、商貿中心、制造業中心、交通樞紐、人才聚集中心、文化中心這六大中心的聚合體。”霍學文說。
【數字答題】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北京地區a股上市公司總數為204家,上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從控股股東來看,北京的上市公司中,50%是央企和國企。央企中,又有25%是金融企業或和金融相關。
報告摘要:著力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下力氣培育“北京服務”品牌。搞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和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發揮“京交會”品牌效應,加快推動國家服務業中心城市建設,形成與世界城市要求相適應的國際商貿中心。
問題3 如何建設國際商貿中心?
建世界城市有賴創新
“過去的五年是跨越;未來的五年是創新。”市商務委主任盧彥在市直機關代表團討論發言中說,建設國際商貿中心,有賴于方方面面的創新。
盧彥表示,建設世界城市是一項創新事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更是前所未有,不論是探索路徑還是發展方式,均無范例可以模仿,其中隱含著諸多創新因素。具體來說,面對“雙輪驅動”的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商務部門如何為這一領域服務,形成相適應的市場規模,如何依托于現在的批發零售企業、連鎖企業,展示新的科技產品。同時,北京服務、北京創造的形成,也需要依托于一批創新服務的企業,這只有依靠創新,探索新的模式,才可能將北京創造落到實處。
盧彥說,一座世界城市必然是一個國際商貿中心,考察世界城市的國際商貿中心,有這樣幾條標準,一是要考察居民生活的是否便利;二是有沒有特色企業的聚集,有沒有足夠的總部企業聚集;三是能不能形成為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服務的商務服務體系和商務服務產業。此外,國際商貿中心還有賴于一定的社會商品零售額、對外進出口總額和服務貿易總額作為基礎。
盧彥透露,為了形成與世界城市要求相適應的國際商貿中心,北京市商務委計劃到2015年,北京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要超過1萬億,同時,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和服務貿易總額需要達到全球的1%。
【數字答題】2011年北京市吸收外資70.5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外貿總額達到3700億美元。社會消費總額接近6900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位。作為貿易中心,北京60%的出口商品來自全國各地,進口商品70%左右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