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林果機械專題推行活動在陜西千陽舉辦
9月18日-19日,國家農業機械總站在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舉辦林果機械專題推行活動,來自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5名國內外尖端專家,圍繞果園機械化主題作專題報告,選用國內外最新技術設備,大力推行果業出產機械化技術作務水平,助推新時代果業出產轉型晉級。
據了解,千陽縣在開展現代蘋果工業過程中,引入國外果園進口農業機械65臺件,配套果園農業機械680臺,全縣蘋果工業全程機械化率到達48%以上,全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到達68%。果園全程機械化出產比傳統果園比較具有省地、省水、省肥、省勞,早產、高產、優質的“四省一早一高一優”的優勢,比傳統形式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省勞力90%,栽后當年見花、次年掛果、3-4年豐登,畝產是傳統果園的3-4倍,價格比傳統蘋果高出20%-30%。
活動當天,國家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推行總站、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在千陽舉辦新時代果園機械化開展論壇,約請國內外在果業出產機械化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現場講演。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千陽甚至國內外農業機械化情況進行了專題解說和體會分享。中國工程院陳學庚院士宣布題為《我國林果業機械化開展與展望》的主題講演;日本植物工廠研究會塚原一幸教授、日本千葉大學園藝系丸尾達教授根據日本實踐,作了題為《蘋果育苗與設施培養及其植物工廠在果樹出產的應用》的主題講演;青島農業大學王東偉副院長作了題為《果園機械化開展面臨的機會和應戰》的主題講演;國家智能裝備研究中心武廣偉副研究員作了題為《智慧果業技術應用與展望》的主題講演。
參會代表共同以為,此次論壇為大家供給了一個果業機械化出產交流的平臺,專家的講演理論結合實踐,知識面廣,內容豐富,讓大家進一步開辟了視界,增長了見識,學習到了世界先進的果業機械化出產知識,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在隨后的活動中,來自全國300多名專家學者、合作社和企業代表在千陽果園、育苗基地現場觀摩果園機械化作業,感觸全程機械化帶來的快捷和高效。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劉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明:“農業機械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果園栽培形式,現在首要是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為主。寶雞的農業機械化在全國也歸于搶先位置。下一步,咱們要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千陽縣果業的機械化、智能化供給技術、人才的協助,一起還要引入世界的新的形式,助力千陽的果業做大做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看到千陽蘋果工業開展的如此之好,特別高新,他表明,千陽縣對蘋果樹的栽培,選用的都是新技術、新種類,開展的很快、很大,這一塊做的非常好。并且千陽把蘋果工業開展用于脫貧致富,已經做成了脫貧致富大規模的程度,是非常好的,千陽的蘋果從滋味、形狀、色香味等各個方面都是非常好的。希望千陽可以多多鼓舞鼓舞農人興辦合作社,讓農人栽培的能人來帶動千家萬戶。一起也要加大力度實現果品的出產機械化,從種到熟,種類的培育,要加大力度,實現機械化的增速、增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