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程機械這張手刺擦得更亮
在“2019我國(長沙)世界工程機械展”行將啟幕之際,作為東道主的湖南正迎來國內媒體乃至全球目光的聚焦,工程機械湘軍又一次走到鎂光燈下。
“實至”才干“名歸”。工程機械是湖南一張亮麗手刺,是湖南制作業的“形象代表”。論工業聚集,長株潭衡工程機械范疇就具有82家規模以上企業,長沙更是集聚了三一、中聯、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多家聞名企業和200多家配套企業;觀產品種類,可出產400多個類型規格的產品,具備國內70%的工程機械種類出產能力;看工業和商場規模,目前全省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達1660.6億元,占全國總量的26%,挖掘機、混凝土機械產銷量居世界首位,建筑起重機、樁工機械、掘進機等產品產量居國內第一。今年4月,英國khl集團權威發布的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制作商50強榜單顯現,工程機械湘軍有3家企業進入全球50強,其間三一重工居第7、占全球商場份額4.6%,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分居第13、第34名。放眼全國,長沙已成為我國的“工程機械之都”。
山丘崛起為峰,江河匯聚成川。湖南工程機械能有今日這樣的聲譽和影響,走過了一段白手起家、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困難崛起的歷程,是湖南改革敞開的一個縮影。1978年,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部建筑機械研究所遷至長沙后,長沙才有了工程機械科研基地,工業開展真實起步還在上世紀90年代后。適應改革敞開潮流,三一的創業者們將創辦于湘中的小工廠搬進長沙,正式進軍工程機械范疇;中聯憑著50萬元資本起家,開啟了從科研單位向現代企業的華麗回身。改革敞開激活了弄潮者的立異潛力,山河智能、鐵建重工、泰富重裝等一大批湘字號工程機械企業繼之而起。湖南工程機械足不出戶、跨洋過海,在劇烈的商場競賽中“殺出一條血路”,完成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不在我國爭地位,而為我國爭地位”,工程機械湘軍也是湖南成功走出去的模范。從出口產品到出資建廠,從建立研制基地到創辦工業園區,從深耕“一帶一路”到勇拓全球商場,世界各地活躍著工程機械湘軍的身影。三一重工收買有著“大象”之稱的德國工程機械巨子普茨邁斯特,中聯重科并購英國保路捷、收買意大利cifa,山河智能收買世界第二大航空飛機維修公司,這些舊日的“無名之輩”不斷發明收買“業界翹楚”的奇觀。可謂“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的中白工業園,第一批入駐的就有來自湖南的工程機械制作企業;2010年在參加舉世矚目的智利礦難救援行動中,有“神州第一吊”美譽的三一scc4000型履帶起重機,以其出色體現贏得世界的高度贊譽。現在,全球每10臺混凝土機械,就有8臺產自長沙。走出去的工程機械湘軍,在向世界展示我國制作形象、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效果。跟著我國對外敞開的深入開展,這種效果還將更加凸顯出來。
當然,湖南工程機械所發明的榮光令人驕傲,但面對的瓶頸和短板問題相同杰出。與世界先進同行比,聞名零部件制作企業少,發動機、高端中心液壓件等大多依賴進口,儼然為工程機械湘軍的“阿喀琉斯之踵”;而在國內商場上,我們既面對同質化競賽的問題,也有行業壁壘的問題,比方排名全球前5位的工程機械企業均未在湖南出資,而卡特彼勒光在徐州就出資了3家出產企業。只有把短板補上來、讓弱項強起來,湖南工程機械才干走向更遠的未來。
補短板、強弱項從何處著力?要害還是安身工程機械工業鏈長、帶動力大、立異要素密布的特點,將其作為實施立異引領敞開崛起戰略的重要抓手、推動全省制作業高質量開展的打破口來謀劃和推動。這些年,與我省工程機械工業蓬勃開展相伴相隨的是,世界最大起重能力的履帶起重機、最長臂架的混凝土泵車、最大工作起伏的塔式起重機、最大起重量的輪式起重機、最省油的挖掘機等機械設備相繼在湖南面世,充沛印證了立異之于工程機械的重要性。面向未來,需求我們下好立異先手棋,抓住信息化和智能制作的風口,在打破要害中心技術上下功夫,在設計智能化、出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運維智能化、產品智能化上深耕發力。中聯重科向工業4.0進軍并出資1000億建設中聯才智工業城,在推動經營形式顛覆式立異、產品孵化、人工智能運用等方面邁出了步伐;三一集團推出“挖掘機指數”,創建亞洲最大智能化出產車間,加速了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久久為功地把立異這篇文章做好,湖南工程機械工業必將迎來“騏驥一躍”的局面。
行將開幕的世界工程機械展覽會,將有1150家中外工程機械企業攜行業最新技術成果、智能化新一代產品露臉長沙。這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頂級盛會,也是一次招商引資的良機。假如能夠吸引部分參展企業落戶長沙、布局湖南,把一些先進零配件商引進來、補齊我們的短板,不只有利于提升湖南工程機械工業的世界地位,還將極大促進全省對外敞開。我們要用改革的理念、敞開的觀念辦好這次展覽,當好東道主,取人所長、補己所短,把湖南工程機械這張手刺擦得更亮,使長沙、湖南真實成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
“獨行邇,眾行遠”。工程機械企業之間的商場競賽不可避免,但合作共贏更是開展趨勢。尤其在鏈式增加的當今時代,技術不可能一家獨大,商場也不可能一家獨攬,單個企業孤立增加、包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企業也好、地區也罷,都需求打開“既生瑜何生亮”的心結,放下“一山不容二虎”的博弈思維,涵養同生共存、互惠互利的敞開合作心態。美國兩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總部都在底特律,三大工程機械制作商卡特彼勒、約翰·迪爾、特雷克斯相距都不遠,非但沒有出現你輸我贏、有你無我的局面,反而讓彼此強身健體、共同進步。良性的你追我趕,只要是遵守商場規矩、尊重競賽對手、堅守法律底線,于地方開展、于企業本身而言都不是壞事。湖南工程機械開展到今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求攜手共進、并肩前行。利用這次世界工程機械展覽會的春風,建立工業聯盟,完成抱團開展,對于工程機械湘軍走向世界、邁向更高的境地意義尤其嚴重。
臨海而胸闊,登高能望遠。把工程機械這張手刺擦得更亮、著力打造世界工程機械之都,是完成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加速構建現代工業系統、打造以我國智能制作演示引領區為目標的現代制作業基地的題中之義,也必將引領全省制作業乃至整個經濟高質量開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