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車輪永遠是滾滾向前的,任何的事物都是朝前發展,無一例外。而在電視行業的浪潮中,每一種新型顯示技術的出現,都意味著電視歷史的翻篇,從球面crt到純平crt,接著進入了lcd液晶、led時代,而緊隨其后的則是oled和qled量子點。
如今電視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無非就是oled和qled這兩大陣營,而關于這兩大顯示技術的孰高孰低、孰強孰弱,爭論的聲音也從未消失。其實客觀來講,這兩種顯示技術各有優劣,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oled的表現會略勝一籌,但是優勢突出,劣勢卻也同樣致命,“壽命短、成本高”成為了阻礙oled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oled屏之所以能夠在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oled在屏幕的輕薄度上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但同時,oled技術也有兩大致命缺點——壽命短、成本高。oled屏在連續開機的時候容易留下殘影和屏幕灼傷,所以對于電視這一類使用周期為8-10年的耐用消費品來說,oled壽命完全不能滿足這個需求。另外oled的工藝更為復雜,其成本大概是lcd屏的3倍以上,而電視屏體的成本占據了整機成本的50%以上,對于oled來說,成本高了,售價自然也隨之增高,但消費者花費高價買回來的oled電視卻沒有能夠與價格相匹配的好處,簡單來說就是性價比不高,達不到該有的預期,所以總的來說oled更適合手機這一類攜帶方便、使用周期短、屏體小的快消產品,因為手機輕薄,而且由于屏體較小,只占成本的10%左右,并且手機使用時長普遍為2-3年?;貧w到電視的本質上來分析,使用量子點技術的qled在分辨率、亮度、色域等方面都遠超oled,而這幾大指標也是電視畫質的核心所在,所以qled相較之下更適合用于大屏電視。
放眼到如今的彩電行業中,在qled技術上更有發言權的國內品牌非tcl莫屬,它的大屏量子點技術擁有專利數量位列全球第二,并且是第一次合成全球極高效率的藍色量子點材料。而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tcl電視銷售量同比顯著提升32%至581萬臺,全球范圍內,2020年上半年品牌電視銷售量達到了1,008萬臺,其中量子點電視銷售量同比增長更是超過了九倍。
(圖片以tcl x9 8k qled tv為例)
而tcl在這次銷量上的高光表現,離不開其旗下出色的量子點電視矩陣產品,比如tcl c8量子點電視、tcl c10雙屏 qled tv、tcl x9 8k qled tv,這三款產品可以算是tcl量子點電視中的代表作,它們都擁有著超高的原色高色域,色彩表現力非常強大,并且搭載了多項硬核的畫質技術,在總體畫面呈現上令人嘆為觀止。
(圖片以tcl c8量子點pro電視為例)
聚焦2020年上半年tcl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戰績,如此亮眼的數據足以說明勝利的天平已逐漸傾向qled,此消彼長,qled與oled互相制衡的局面已被慢慢打破。雖然在目前看來,qled與oled相比之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未來的市場必定是qled的天下,此次tcl量子點電視在上半年的全球銷量就恰恰證明了——qled未來可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