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由大變強要害在固基
近來,第十四屆我國機械工業百強、轎車工業30強正式發布。我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明,曩昔一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轉完結了兩位數添加,整體好于預期。我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以為,機械工業平穩向好但喜中有憂,職業要由大變強有必要進步核心競爭力,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要盡力推動高質量開展。
平穩向好喜中有憂
2017年,機械工業開展態勢較好。數據顯示,2017年機械工業要點監測的120種首要產品中,七成以上完結同比添加。其間發電設備產值1.18億千瓦,轎車產銷量別離完結2902萬輛和2888萬輛,接連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愈加雜亂嚴峻,我國工業進入提質增效晉級的重要關口。”王瑞祥表明,1月至5月份,機械工業添加值同比添加8.4%,完結主營業務收入9.27萬億元,同比添加11.3%;完結贏利總額6053.31億元,同比添加5.81%,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回落7.5個百分點。要點監測的120種首要產品產值中,同比下降的達40種。此外,文明辦公設備、農機、轎車以及機器人與智能制作等職業均出現同比下降趨勢。
蔡惟慈表明,機械工業開展態勢雖整體向好,工業結構整體出現晉級態勢,在全部工業中占比穩定上升,但平穩開展中也有隱憂。如核心技能原創才能不強,要害零部件及資料受制于進口,工業安全存在危險;“不平衡不充沛”對立尖利,根底開展滯后于主機,研發立異滯后于加工制作;需求缺乏、成本上升、效益和功率下行壓力加大,今年增速有下行趨勢。從商場來看,國際上中美經貿沖突危險劇增,國內優質產品難以完結優價,商場環境不利于晉級。
避免高端配備“空心化”
當時,我國機械工業規劃已穩居前列,但高端產品技能水平還有顯著距離,不少核心技能和要害零部件還受制于人,每年還不得不進口3000億美元左右的機械產品。
核心技能和要害零部件仍很多依托進口,導致我國機械工業的大部分贏利不得不拱手讓人。1月至4月份,機械工業贏利同比添加6.83%,大大低于同期主營收入11.75%的增幅;贏利率僅為6.4%,同比降低0.29個百分點。可見應戰之嚴峻。
蔡惟慈表明,我國機械工業“工業系統安全”薄弱環節甚多。近期經貿沖突事件給咱們上了一堂深化的工業安全課,使咱們對職業開展“不平衡不充沛”的知道進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時,我國主機的供應對立已極大緩解,但高端根底機械和根底件缺乏的對立卻空前尖利,不論從哪個視點考慮,都已到了有必要處理這一“不平衡”情況的時分。如果聽任要害零部件和資料很多依托進口的局勢繼續下去,無異于將工業開展主導權拱手送人。
“要將‘固基’作為由大變強的重中之重。”蔡惟慈表明,中高端根底產品存在短板的對立十分尖利。“根底薄弱”是機械工業開展“不平衡”和“不充沛”的最杰出表現。高端根底機械、高端根底件決議了整個配備制作業系統水平的凹凸。根底薄弱已成為機械工業的痼疾和工業晉級的要害瓶頸,只有“固基”才能避免高端配備“空心化”。
蔡惟慈表明,機械百強和轎車30強企業多數是主機企業,期望這些企業不但要加速培養核心競爭力,并且要積極支撐配套企業生長,支撐要害配套范疇“隱形冠軍”的培養。只有工業系統的自主才能強壯了,我國機械工業“系統安全”才有了保證,由大變強才有期望。
王瑞祥表明,機械工業要要點針對大而不強、開展不平衡不充沛的癥結會集發力,堅持立異引領,堅持以國家、職業科技立異中心為渠道,以職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為主干,會集針對共性技能、根底技能、工藝技能等難點,協同攻關獲得打破。要緊緊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補短板工程,加速促進產學研用密切合作,力爭在要害技能與高端、智能、短板配備等范疇獲得效果。
推動高質量開展
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作為職業深化推動結構調整、轉型晉級、提質增效的杰出代表,是職業繼續、穩定、健康開展的中堅力量,是職業開展的重要支柱。蔡惟慈呼吁機械百強企業要盡力推動高質量開展。
他表明,機械工業高質量開展有5方面衡量標準。一是較快的優勢品牌生長度,二是較高的運營效益和功率,三是較好的結構和業態形式,四是較強的可繼續開展才能,五是較好的規劃生長氣勢。
我國機械工業能否由大變強,取決于高端機械品牌能否得到用戶認可。蔡惟慈表明,就全職業而言,品牌“優勢”有必要與國際同行比較。要制定方案,瞄準當時商場供應“不充沛”的“短板”產品,像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那樣,啃骨頭、攻難關,將高端產品的“短板”轉變為充沛滿意用戶需求的亮點,繼續擴展內資機械產品在高端商場的份額,并爭奪成為世界級的“隱形冠軍”。
一起,跟著商場需求改變,有必要與時俱進調整職業和產品結構。針對大規劃建造頂峰已過、新建項目與改造工程對機械產品的需求份額發生顯著改變的現實,當令調整主機與零部件職業間的資源配置,進步技能改造商場的供應水平。要按捺過剩產品,添加短板產能,改變高端產品供應“不充沛”的局勢,并以此完結產品附加值的晉級。比方,南京長江工業爐公司依托對鋁輪轂熱處理處理方案的繼續晉級而興隆。
此外,機械工業要堅持較好的工業規劃生長氣勢。“大”是“強”的構成要素之一。國民經濟各行各業配備的提供方——機械工業的添加速度不能低于工業均勻增速。多年來,機械工業增速一向快于gdp增速,也快于工業均勻水平。今后適當長一段時期內,機械工業仍應堅持較好的工業規劃生長氣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