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推動水稻機械化出產
——為糧食出產插上“科技翅膀”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水稻出產作業,玉林市農業體系7月18日在坐落陸川縣珊羅鎮的玉林市志威農業公司,舉辦玉林市2018年水稻出產全程機械化技能暨糧食安全訓練現場會。
在志威農業,該公司1500平方米的水稻烘干中心招引了專家們的目光。志威農業董事善于明芳介紹,低溫循環式烘干機以機械設備為首要手法,選用相應的工藝和技能措施,通過人為操控溫度和濕度,在不損害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稻谷含水量,以到達國家安全貯存的規范。廠房的12臺烘干機,每季度可作業5000畝以上的水稻。“高效率的烘干作業,使很多水稻得以快速貯存,極大減少了蟲災、發霉等損害糧食安全的現象發作。”在現場調查的市農機局專家說,隨著稻谷烘干、插秧、育秧、大田化煉秧等出產環節機械化,育出的禾苗規整長勢好、不易發病蟲災,插出來的秧田間距規整、利于水稻出產,既推動了增產增收,又進一步在出產環節上確保了糧食安全。
近年來,在我市活躍推動水稻機械化的出產、效勞形式,不斷加大機械農業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志威農業公司現正朝著從耙田、育秧、插秧、上肥打藥、收割、烘干到大米加工一條龍機械作業的方向開展,工廠運轉的流水線育秧、插秧機栽植、植保機維護等全程機械化出產,正助力農業機械化的規范作業程序越趨老練,農業出產變得簡略而高效,成為今世農業現代化、科技化的縮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