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水稻機械化作業“嚴重進行”
正值中稻種栽種時節,瀘溪縣浦市鎮青草村農戶們正忙著整畦、運送水稻禾苗,一臺臺水稻插秧機馬達轟鳴,一行行水稻禾苗規整排列于稻田,水稻機械化作業正在嚴重進行。
水稻機械化種植作為一項集農機、農藝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性技能,既能戰勝人工插秧的缺陷,又兼具直播的優勢,讓農民從傳統的折腰插秧中解放出來,最終到達增產增收的目的。與人工插秧比較,機械插秧不僅速度高出人工的30倍,并且插秧寬窄、深淺一致,可促進水稻早分蘗,添加產值。現在,我縣水稻人工插秧均勻每畝地的費用約300元,而機械插秧每畝費用為100元。選用機械插秧,每畝地不僅可節省開支200多元,還可增收。本年,我縣加大水稻機插秧推行力度,現在,全區水稻插秧機總量共10多臺。
正在水稻田操作插秧機的農機大戶宋德軍通知記者,村里適合機械化插秧育秧水田有400畝,悉數選用機械化插秧,“運用機器插秧不僅耕種均勻,并且省時省力、效率高、產值高。”
與此同時,各專業合作社紛繁發揮龍頭帶動效果,服務在水稻種植一線,為稻田增產、農戶增收保駕護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