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意指從今天起正式進入三伏天了。
通常來說,“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介于小暑與處暑之間的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后,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于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自然是最熱了,也因此,一年中氣溫最高、又潮濕又悶熱的時候一般都出現在“三伏”。
<小貼士——2020年入伏時間表>;
頭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約10天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約20天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約10天
炎熱的當下,國內不少城市已經全面開啟“悶蒸”模式。據悉,今年的三伏天屬于少見的“加長豪華版”,從頭至尾算下來足足有40天之多,接下來的日子仿佛分分鐘都自帶燃燒特效。思來想去,可能只有不間斷的吹著空調才能給自己續命了吧,畢竟空調遙控器“嘀”一下,瞬間室內舒適涼爽可不是浪得虛名!
只是,大家在暢享空調的清涼時,幾點值得我們關注的小知識還是要了解的,不僅能幫您節電環保、高效使用,還能長保您在空調房的身體健康,快來學習一下吧!
這樣開空調制冷最迅速
日常我們在使用空調時,怎樣才能讓房間的溫度以最快速度降下來呢?
首先,需要盡量隔絕室外的熱浪,簡單來說就是關閉門窗、拉好窗簾,阻斷陽光照進室內導致的溫度升高;其次,在開啟空調制冷模式時,最好把空調的擋風板調成沖上吹風,由于冷空氣的分子密度小,是向下沉的,因此空調風沖上吹可使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開來,以致能讓房間以最快速度變涼爽。
這樣開空調除濕最舒適
每每遇到潮濕又悶熱的“桑拿天”時,不少人都喜歡開啟空調的除濕功能,盡量保持室內溫度在23℃-28℃、濕度在40%-50%左右,此時人體感覺也是最舒適的。
這樣的做法雖然沒問題,但若長時間無節制的使用,不僅會使房間內空氣中的水分被加速排掉變得越發干燥,讓人的口鼻、眼睛非常干澀和酸脹,此外還會大大損壞空調壓縮機,縮短空調的使用壽命。正確的做法是,在開啟除濕功能后,可在空調房內放置一盆清水來中和房間小環境的濕度;另外,除濕模式的最佳使用時間是兩小時左右,若室外溫度高于40℃時則需改用普通制冷方式運行空調。
這樣開空調用電最節省
空調如何正確使用才最省電呢?由于關乎大家的“錢袋子”,因此相信很多朋友們對各種空調節電竅門多多少少都有些研究,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切勿把空調溫度調得太低,通常以26℃-28℃為宜;
2、 不要頻繁的開關空調,開關對電量損耗較大,出門前最好提前關空調;
3、 “空調+風扇”的使用模式,可有助于冷空氣的快速流動,房間自然更加涼爽;
4、 要定期清洗空調的過濾網,去除過濾網上的灰塵、臟污和霉菌,這樣不僅會讓制冷效果更好,同時也更加省電,空調出風更健康;
5、 注意空調的擺放位置,避免室內的空調機被陽光直射;
6、 購買空調產品時,選購“新國標”的一級能效產品,省電不止一點點。
這樣開空調身體最健康
想要保證空調的出風健康,定期的清潔保養非常重要。建議大家每個月最好都能把空調濾網拆出清潔一次,每三個月為空調再做一次深度清潔。日常空調的使用溫度以26℃-28℃為宜,既舒適又與室外溫差不會太大;如果有嬰兒在房間內,溫度還要再調高一些;長時間使用空調最好能每隔兩小時開窗通風換氣,若在空調房里睡覺時,在能保證肚暖、腳暖的同時不妨改成側著身體睡,避免上呼吸道津液過多散發導致早起嗓子難受。
寫在最后:
雖然三伏天讓人暴汗的感覺非常不爽,恨不得一天到晚躲在空調房里享受清涼,但是,這種想盡辦法讓自己不出汗的做法卻實在是不可取。夏季適當出汗其實更有益健康養生,也能幫助人體進行自我調節,大家不妨多多走出空調房,順應大自然的四時變化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