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戰“疫”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為促進家電行業“回暖”,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七部門于近期聯合印發了《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鼓勵家電生產企業與電商平臺、房地產中介、房屋租賃等企業加強合作,面向新畢業大學生、務工人員等消費群體以及員工臨時住房需求大的企業,開展符合其消費特點和消費能力的家電租賃業務,營造家電租賃新興業態發展良好環境,更好滿足房屋租住人員消費升級需求。
家電租賃市場發展前景廣
據相關研究報告預測,到2030年,我國租賃人口將達到2.7億,整體市場規模4.2萬億,未來會有更多人口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聚集,有可能帶動家居、家電租賃業務的擴張。所以在政策的加持下,家電租賃市場被不少人看好,特別是當前家電市場正處于不景氣狀態,租賃業態也是想讓更多家電企業獲得更好的增長機會。有數據預測,到2028年,我國使用權(租賃)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將達到20%。
實際上,從我國家電租賃的需求端來看,市場還是前景廣闊的。家電租賃的對象多以一二線城市外地務工租房人員、需要拎包入住的應屆畢業大學生,有出租房屋需求的業戶為主,或者不間斷的一些短期展會對空調產品的需求量也很旺盛。
此外,家電租賃業務還在逐步提升發展空間,如年輕一代消費群體雖然經濟基礎薄弱,但他們恰好又是追求時尚、新潮的一代人,對于一些高價、高端、新潮的智能家電產品,他們求新善變,更注重商品的“體驗”,而不一定必須要“擁有”,對于一些概念新奇的家電產品,他們未必愿意花大價錢去購買,而這種租賃模式既不需要讓他們花費太多的資金,又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相比他們花重金買來用過一段時間又棄之不顧,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毫無疑問,年輕消費群體消費觀念的轉變,對帶動高端家電租賃市場也會產生一定的推動力,幫助家電租賃市場從租“產品”向租“概念”過渡。
家電租賃質疑聲不斷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這種家電租賃模式表示質疑,尤其是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租用別人用過的家電總會讓人感覺“不太舒服”。而且家電市場整體價格走勢下滑,買一臺新的家電本就花不了多少錢,還會有人想要去租嗎?更重要的是,國家雖有政策出臺鼓勵家電租賃市場發展,但始終缺乏相應的市場監管體系建設,行業內也無統一的規范加以約束,市場監管部門缺乏管理依據以至于難以充分發揮執行職能。
所以,即便租賃市場潛力大,但面對消費觀念與市場監管難的問題也確實難以解決,不少人認為,單靠政策引導難以實現正規化、規?;?/p>
另外,押金貴、產品質量無保障、售后服務難等是長久以來各租賃市場所面臨的不容忽視的“痛點”,家電行業也不例外。盡管在國外早有專業的家電租賃企業,但在我國還沒有出現足夠規模的公司去經營家電租賃市場,并未形成發展態勢。通過調查也發現,有不少消費者表示沒有聽說過家電租賃這項業務,也不清楚要如何租賃、去哪租賃等等。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性發展,自然很難取得消費者的認可。
家電租賃:租賃+體驗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家電租賃市場發展困難重重,因此,此次政策融合家電生產企業、電商平臺、房地產中介、房屋租賃等企業,共同加速家電租賃市場發展。實際上,很多家電企業已經開始涉足,蘇寧、淘寶、京東等租賃家電渠道也在逐步興起,對于家電制造商而言,此時興起的家電租賃模式既可以幫助去庫存,又可以通過租賃體驗的方式讓更多消費者體驗新技術、新產品、新概念,通過租賃這一渠道去了解消費者習慣,有利于促進產品技術的提升和推廣,對創新型產品的研發、推廣,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隨著消費升級,家電租賃業務也應不斷升級發展,通過加強家電生產企業與電商平臺、房地產中介、房屋租賃等企業之間的合作,推動家電租賃市場規?;?、規范化,從過去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租賃模式轉變為依靠中間商、租賃企業等去構建形成完善的租賃體系。從產品本身方面,也應注意對租賃產品進行整體升級,將體驗與租賃結合,通過讓消費者租賃的方式去體驗一些創新型、概念型產品,幫助家電制造方發現問題、改進問題,從而促進產品性能升級,通過產品體驗開拓嶄新的銷售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