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趨緩,6月27日,閉館近4個月的澳州華人博物館——澳華博物館重新開門納客。從其官網發布的開館聲明中看到,在閉館的時間里,工作人員精心護理了8000多件藏品。
博物館的藏品保護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在閉館期間,博物館不僅要保持適當溫度、濕度和紫外線水平等環境條件,工作人員還定期檢查畫廊中的展品和收藏室中是否有昆蟲活動。為了避免使用化學藥品如殺蟲劑傷害到展品,他們將藏品放入零下20℃的冷柜中至少7天,昆蟲或者蟲卵就會被消滅。
在澳華博物館公布的圖片上,工作人員正在認真處理一件藏品,身后是一臺海爾冷柜,在冷柜門上分別用中英文提示"冷凍處理進行中,請勿打開",在冷柜旁邊還擺放著等待處理的古董服飾。
澳華歷史博物館位于墨爾本唐人街正中心,藏庫中有8000多件已進行編目的文物。作為目前唯一一座專門保護、記錄和呈現澳洲華人歷史的博物館,對所有華人,甚至整個澳大利亞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文物的珍貴性與不可再生性,如何妥善的保護館內藏品一直是澳華博物館的恒久課題。
據澳華博物館館長王興鄉(mark wang)介紹,館內的多數服飾都是博物館的獨家藏品,經過時間的流傳,很容易受到溫度、濕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被破壞,因此應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文物進行保護非常必要。冷凍處理就是針對紙質、皮革和紡織品等有機材料文物最有效、安全的預防性保護措施。
海爾立式冷柜6層獨立存儲空間實現零結霜,不僅空間靈活可調,還可避免藏品之間相互污染,而且除菌率99.99%,可為藏品的冷凍殺菌提供專業的存儲方案。這也許是澳華博物館選擇海爾冷柜的一個直接原因。
在澳華博物館,海爾冷柜的職責不是健康儲鮮,守護食材品質,而是利用高端儲鮮科技的力量,讓澳華博物館的藏品"延年益壽",讓澳洲華人的歷史有跡可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