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下稱中商聯媒購委)起草并發布了《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下稱標準意見稿),對直播帶貨涉及的方方面面均做出了相應的要求。作為我國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其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一些關于具體執行層面的疑問也不斷被提出。
譬如,該標準是否具有強制性?處罰依據有哪些?其中規定的“直播從業者需培訓后持證上崗”的規定,具體應如何執行?對此,中商聯媒購委副秘書長、標準工作組組長孫之升做出了回應。
非強制性要求,但處罰依據寬泛
據悉,標準意見稿是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的文件要求,由中商聯媒購委起草制定的首部直播購物行業團體標準,是對直播購物行業的指導性文件。
截自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
“這項團體標準屬于指導性標準,不具備強制性要求?!睂O之升告訴青眼,目前直播行業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才需要先設立行業的標準和門檻。他認為,直播帶貨作為新興事物,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直播行業亟待一把衡量標準的“尺子”,才能更良性地發展。
也就是說,作為指導性標準,即便從業者不遵守,也可能不會被處罰。但據了解,該標準的制定參考了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廣電總局關于加強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和居家購物節目管理的通知、關于整頓廣播電視醫療咨詢服務和電視購物節目內容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醫療和藥品廣告監管工作的通知等多條法律和文獻。孫之升表示,“如果從業者違反了現有的法律、法規,則將被相關部門進行處罰。”
青眼發現,其實在標準意見稿發布的前幾天,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就已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行動。旨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直播行為,嚴肅追究相關直播平臺責任;探索實施網絡直播分級分類規范,以及網絡直播打賞、網絡直播帶貨管理規則;科學制定推動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規則和政策導向。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稱,部分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網店的企業,在今年5月已收到當地稅務部門發送的“風險自查提示”,被要求自查3年以來存在的漏報問題并補繳稅款以及滯納金。據悉,早在2017年,就已有稅務部門在關注直播平臺存在的稅收問題。而近期也有不少關于直播機構被查稅的消息傳出。
不難看出,直播帶貨團體標準雖然沒有強制性要求,但是與直播行業相關的整治行動卻早已開始。
“持證上崗”尚未定論
對于標準意見稿中所規定的“社交媒體和視頻直播購物從業人員應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取得相關媒體購物管理師等職業資格等上崗資格證書,并在專業機構備案登記后上崗”一項,有行業人士表示疑惑稱,“不清楚該如何獲得從業資格,上崗資格證由什么機構頒發?!?/p>
對此,孫之升稱,目前直播行業有關的從業資格考核的機構,涉及了廣電部門、文旅部門、人社部等多個職能部門,具體該怎么處理還在討論之中。“有可能對應不同的行業,頒發證書也可能不同,但具體執行要看各個職能部門的最終界定。”
孫之升還表示,關于“直播人員是否需要持證上崗”的問題,目前也沒有完全確定下來,但這并不影響標準下月的正式出臺?!皩τ谛璩肿C上崗的要求‘設立的門檻嚴一點好還是松一點好’也是目前討論的重點。”他介紹,在目前討論中,“部分專家認為嚴一點好,這樣更有利于行業規范;但也有人持相左意見,認為寬泛點好,也要給中、小、微企業更多機會?!?/p>
“因為標準的設立本身就是相互碰撞和博弈的過程,有爭論是好事。”他認為,如果全都是一邊倒的言論反而不好?!澳壳昂芏嗉毠澾€在不斷完善,標準意見稿也在不斷地更新中,被采納的新建議會及時增添到意見稿中?!睂O之升還表示,正式標準出臺時將會就上述待定問題進行明確說明。
盡管,目前該標準還有很多細節仍在討論中,但在6月6日央視的《對話》欄目中,當紅淘寶主播李佳琦的頭銜已被稱作“互聯網營銷師”。因此,有行業人士認為,直播人員需不需要拿證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李佳琦這一頭銜的露出顯然已釋放出了一些信號。
截自央視《對話》欄目
“播品牌”是重要價值標準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直播帶貨”既有電視購物的節目形式,也有網絡購物的邀約信息,還有廣告代言的表現存在,產業鏈條比較復雜,網絡主播、內容發布平臺、產品供應企業等相關參與者缺乏明確的管理標準和監管機制。因此,上述標準意見稿出臺后,行業人士紛紛表示“贊同”。
一位美妝行業人士稱,目前直播行業魚龍混雜,出臺標準是好事。“這就如同多年前傳統電商剛出來時那樣,最開始也是野蠻成長,后來回歸合法,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商業流通渠道?!?/p>
另一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贊同,他稱,存在即合理,直播帶貨現在已到了需要法規或標準來做出定義和約束的階段,這樣有利于保持良性的發展和競爭?!爱斎?,法規或者標準只是直播電商行業的下限。能否產生新的‘播品牌’,才是評價直播電商價值的重要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發布的同時,中商聯還發布了關于《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團體標準的征求意見。雖然目前該團體標準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但顯然實際監管已經走在了前面,直播電商的規范已勢在必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