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提速提效提質首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械化”
5月25日,在河南省唐河縣16.3萬畝高標準永久性糧田演示里,回旋扭轉絡繹的無人機噴灑著秸稈腐熟劑,這種工作可以使麥秸在兩周以內轉化為土壤有機質,變成下一茬作物的“口糧”和“佐料”。
大型機收秸稈還田復式一體化工作、機收秸稈打捆復式一體化工作、花生和玉米免耕免環繞播種、旋耕滅茬……當日,由國家農業部農機推行總站、河南省農機局、南陽市政府、中聯重科集團參與的南陽市首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唐河)演示縣建造發動典禮上,這些由新農機、新農技唱主角的首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械化工作讓人眼花繚亂。
“有了這些‘大家伙’、‘新訣竅’,一個人種一百畝地也能翹著‘二郎腿’。再說了,這些機器代勞,一畝麥能收千把斤,真是‘種糧一身輕、糧袋滿登登’。”種糧大戶焦強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唐河要加速新式農業現代化、建造中部地區現代農業演示區,靠啥?就得靠新式農機、靠新式耕耘技能,全部、全線、全程提速提質提效農業機械化,建成全市、全省、全國首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械化演示縣。”縣委書記李德成告訴記者。
唐河熟,豫南足。作為全國的糧食出產先進縣、科技進步演示縣和安全農機演示縣,唐河小麥栽培面積達210萬畝,玉米栽培面積120萬畝,花生栽培面積50萬畝,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40萬千瓦,具有各類拖拉機16萬余臺,收成機械3200臺,糧食烘干機76臺,其他配套耕具39.6余萬臺(套),全縣首要農作物播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建造全國首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械化演示縣條件得天獨厚。
機械化“動力”足,合作社“挑大梁”。唐河農機專業合作社如漫山遍野,敏捷開展到200家,完結了城鎮全掩蓋,其間榮獲國家級農機演示社2家,省級農機演示社2家,催生出土地流通、土地保管、跨區工作、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龍頭企業股動、效勞特征農業、聯合經營、機械化一條龍效勞八種特征類型,這些“效勞套餐”推動全縣土地保管和流通面積達70萬畝以上,形成了全縣5000畝保護性耕耘技能和10萬畝深松技能推行系統。
為完結由農機“花費大縣”向農機“出產大縣”的人物變換,唐河規劃確立了3平方公里的農機制作產業園,以農業機械研制、出產、出售、效勞等為主導,方案5年內打造出中國中部最大農機配備基地。如今已入駐了亞澳農機、向陽紅拖拉機、南商農牧、珠海銀通無人植保機、大華機械等總投資逾20億元新式農機制作項目。上一年向陽紅農業機械制作有限公司第一臺拖拉機正式下線,填補了南陽農業大市不能出產大型拖拉機的前史空白,變成縣農機產業園開展史上的里程碑。如今正在洽談的津旋農機具刀片、玉米收成機械、糧食烘干設備制作項目也有望在本年入駐農機產業園。
惠農方針立異施行,新式農機擔綱主角。據唐河農機部分負責人侯蘭舉介紹,縣里立異農機補助方法,加大對高大新農機具的補助力度,加速推進首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械化,突破薄弱環節機械化。一年來,全縣共發放國家農機置辦補助、省獎補資金3249萬元,補助農機具2179臺套,其間大中型拖拉機630臺,收成機械709臺,秸稈綜合利用機械58臺,烘干機22組,獲益農戶1521戶。在全部“十二五”時期,全縣合計爭取上級資金1.117億元,補助機具8136臺套,獲益農戶5734戶。
麥浪滾滾,豫南糧倉倉廩富裕;笑語盈盈,平疇沃野機聲歡唱。享受著輕松種糧、豐登豐盈的高興,上屯鎮種糧大戶丁懷中告訴記者,如今新農機更新換代比較快,播種收新技能層出不窮,搞全程機械化就得敢買新農機,敢用新技能,把土地攏起來,把產值增上去,把質量推上去,這么才干既輕松又牢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