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油菜全程機械化演示作業初見成效
人勤春來早,春早更催人。3月14日,筆者在瀘溪縣浦市鎮青草村看到丘丘稻田滿是金燦燦的油菜花長得非常艷麗,幽香撲鼻。不時還看到技能人員在田間輔導農機專業戶怎么運用機械耕種、上肥、培管油菜技能的情景……這是該縣油菜耕種技能施行進程機械化的一個喜人鏡頭。
近兩年來,該縣農機部分為仔細貫徹落實中心1號文件精力,在全縣極力推進油菜出產機械化技能的展開,充分發揮區域演示引領作用,先后在該縣浦市鎮黃家橋村、浦溪村、青草村、長坪村、銀井沖村等5個油菜主產村建造一個會集連片1000畝油菜機械化精量耕種演示基地。該縣農機部分自展開油菜機械化出產推行作業以來,堅持從高產優異品種推行、全程機械化兩個方面入手,重視農機、農藝緊密結合,開始形成了一套合適該縣油菜出產機械化技能體系和運行機制。該縣成立了以縣農機局為組織領導的油菜精量耕種技能推行演示項目施行領導小組,統一擔任項目施行管理。經過技能培訓,演示引導和盯梢服務,實踐證明機播油菜出苗快,成活率較高。機播油菜與人工移栽比較產值高,且高于傳統人工撒播產值10-25公斤/畝,經測算機收總丟失率平均在6.5%,人工收成丟失通常在10%以上,機收較人工收成降低了4%擺布,畝增收7公斤。由此可見,油菜直播收成機械化技能增產功率明顯。
采訪中,農機專業合作社擔任人,通知筆者:“施行油菜全程機械化出產,節省了勞力,每畝本錢約需350元,比人工栽培每畝節310元,產值更高,本年演示面積1000畝,在油菜收割時節估計產值比人工增產1400多斤”。
據悉,該縣農機部分先后發放宣揚資料8000余份,爭奪財政補助資金10萬元,自籌資金14萬元,舉行多種規模培訓班4次,培訓技能人員和農人450人,舉行現場會3次,股動全縣油菜機播面積達12000畝。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