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通行有停讓動作不處分 市民吐槽通行規矩太機械
10月中旬,深圳交警開端在我市推行“拉鏈式”替換通行,并于11月2日起對未按規矩通行的車輛300元起罰。據交警部門監測,替換通行路口的擦碰事端顯著降低,路口通行功率提高維持在30%擺布,路口的替換通行率更是高達94.9%。
可是,這一治堵“利器”依然遭到了有些市民的吐槽,以為實際開車中會遇到多樣的狀況,而“先右后左”的通行規矩太機械。
現場:擦碰事端削減司機點贊
昨日上午8時許,記者來到羅芳立交南轉東匝道合流處,這兒是替換通行路口之一。在施行替換通行之初,這兒的效果并不顯著,不少司機爭道搶道,成果形成交通事端。而這個路口的方位又比較主要,一旦發作事端會嚴峻牽扯到下流路途。
在昨日的早頂峰時期,記者觀察到,羅芳立交南轉東路口的狀況顯著好轉,無論是私家車仍是公交車,絕大部分車輛都能依照一右一左的次序替換通行。“曾經這兒天天早上怎樣也有個三四宗的擦碰事端,運轉一段替換通行后經常是一天一宗,甚至是沒有。”路口執勤民警通知記者。與此同時,記者隨機采訪10名駕駛員,均是為替換通行點贊,給出“次序轉好,事端削減”的評估。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從取樣統計數據來看,全市替換通行的路口擦碰事端均勻降低40%擺布,降幅顯著;通行功率提高維持在30%擺布;單個路口的替換通行率現已高達94.9%。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