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軍工:新能源轎車全部迸發 薦3股
鋰電池首要應用于數碼類電子商品、電動轎車、工業儲能三大范疇,這些年隨新能源轎車商場的迸發而快速開展,2014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制作職業主營收入已到達1604億元。動力鋰電池對商品安穩性、一致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出產設備重要性日益凸顯,迎來關鍵。
不思考儲能,將來5年鋰電池出產設備商場空間挨近140億元/年
到2020年,數碼鋰電池職業將堅持10%的安穩增速,職業增加和存量更新需要將為數碼鋰電池設備帶來約60億元/年的均勻商場空間;動力鋰電池設備將到達43%的年均復合增速,均勻商場空間超過75億元/年。儲能鋰電池潛力無窮,將來有望推動職業持續開展,股動設備商場空間或達千億級。
動力鋰電池職業不會重蹈光伏覆轍,短期將堅持較高需要
2015年的新能源轎車/動力鋰電池職業無論是職業實質、產能利用率仍是職業環境均與2011年的光伏職業存在較大不同。根據銀河動力鋰電池供需模型測算,2015-2017年中國動力鋰電池需要將分別到達14/23/37gwh,產能利用率將分別為95%、78%、78%。動力鋰電池產能將于2016年起呈現輕微過剩,對出產設備特別是高端設備仍將堅持較高需要。
高端化進步職業集中度,“全掩蓋”和“專精化”開展戰略各有所長
目前國內觸及鋰電池出產設備范疇的公司共278家,年產量超過3億元的公司僅1家,產量在1-3億元之間的公司僅有13家職業。跟著日韓電池出產公司對本鄉廠商造成沖擊,設備出產商將向高端化開展,職業集中度將明顯進步。以贏合科技為代表的“全掩蓋”開展戰略和以先導股份為代表的“專精化”開展戰略各有所長,具有客戶、資金和研制優勢的公司將變成龍頭。
出資主張:
鋰電池出產設備職業將來將堅持高景氣量,給予職業“引薦”評級。首推先導股份,重視贏合科技、智云股份等。銀河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