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
曾有專家這么描述農機工業:“它不是暴利行業,卻是一個具有繼續展開動力的工業。”農業的展開現已不可能回到體力勞動年代,農人的出產方法也不可能回到人力畜力年代,機械化是農業展開的必然趨勢。
2000年、2001年常德市在全國首開先河,拿出170萬元資金,對農人采購聯合收割機施行財政補助。這一行動,在全國導致轟動。施政者的想法實際而深遠——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要大幅進步農業出產功率,減輕農人的勞動強度,必須用機械代替人力。
2004年,中心1號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惠農支農方針法規的相繼頒布施行,為農機的繼續、健康展開奠定了基礎。
既有寬廣的商場前景,又有寬松的方針環境,我市農機工業展開潛力無窮。這些年,我市搶抓機會,農機展開勢頭微弱。2014年,我市爭奪國家農業機械置辦補助專項資金2.2億多元,用于補助各類農機具共計80246臺(套),獲益農戶17295戶。
從農機出產方面看,我市農機工業展開勢頭杰出,全市共有24家工業公司投身農機工作,出產的農機商品到達52種機型。其間:進入國家及省級農機推行目錄出產公司達21家,商品觸及農用拖拉機、農用榨油機、農用機耕船、打米機、碾米機、柴油機動力、煙葉出產成套設備等37種。本年又新請求農機商品判定機型到達21種,其間臨澧安福拖拉機出產有限公司、漢壽科祥農機出產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請求并經過省局農機商品推行判定的就有8種,并有望進入2015年省級農機補助目錄。
從農機推行方面看,全市共推行水稻插秧機1289臺,收成機械7521臺,拖拉機3438臺,履帶式旋耕機1045臺,糧食烘干成套設備209臺套,植保飛機18臺,自走式噴霧機6臺,采棉機8000多臺。到上一年底,全市經工商注冊掛號的農機工作合作社達168個。各類農機效勞安排339個,農機原值2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3063個,農機合作社成員達2389人,簽訂農機承包合同10萬多份,工作效勞面積167.28萬畝,效勞總收入達1.7億元。
“永久的朝陽工業”
現狀
理清展開的絆腳石
疑問
我市農機工業盡管得到疾速展開,但仍有很多障礙阻撓了它前進的步伐。
疑問一:本地公司商場競賽才能弱
記者與很多農機大戶觸摸過,他們采購的機械幾臺、十幾臺、幾十臺不等,但都遍及反映了一個疑問:省外乃至國外的農機商品知道不少,但本地農機商品卻知之甚少,乃至一問三不知。
市農機局副局長沈國安告訴記者,我市大多數公司的規劃較小,立異才能較差,商品結構趨同,公司技能立異、商品更新換代才能較弱。同質化競賽、技能含量低等疑問變成我市農機工業展開的最大絆腳石。而我市農機商品主要以中小型耕耘機械、農用運送機械、小型農商品加工機械等中小功率動力機械為主,技能技術較為老練,但與現代農業裝備比較,其技能含量、技術水平不再領先,大型、復式工作、多樣化商品少,出產設備陳舊,制作技術相對落后,商品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心關鍵技能,商場競賽才能弱。
疑問二:農藝水平制約農機的展開
現在農田種植工作形式多樣。以水稻為例,育秧的方法有水田軟盤育秧、水田薄膜育秧、直接灑播等多種形式,給機插的推行帶來極大的不便。加上現在推行的品種繁多,老練期紛歧,有的有100天,有的長達120天,這給大面積統一機收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2000年,漢壽縣農機部分根據省、市農機主管部分請求,開端了農藝與農機的聯系,先后推行了撩穗收割,機耕、機脫等農藝農機合作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今大型農機具開端進入農戶,農機工作與農藝合作又變成了咱們研討的新課題。
疑問三:補助品目動態辦理沖擊大
湖南省補助機具品目實施動態辦理,本年國家的補助品目大幅度縮減了,很多商品補助額度下降了,對本地農機出產與推行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沈國安細數著這些改變:小型機耕船,上一年補助1200元,本年只要800元;大型機耕船,上一年補助6000元,本年只要1500元;安福、金牛出產的多用途農田工作機械,上一年有補助,本年卻取消了;履帶式旋耕機,上一年血防區補助50%,本年血防區補助取消了;輕型履帶式拖拉機上一年補助2.8萬元,本年只補助1.2萬元;上一年塑料大棚、豬欄有補助,本年取消了;植保飛機推行難度大,本年沒有補助……
整合、引入與推行
思變
為破解展開瓶頸,加快推動我市農機工業展開,市農機局在農機出產和推行上采納了一些的辦法,用一句話歸納——整合資源,引入項目,大力推行。
2014年,我市把農機物流園項目列入要點建造項目方案。現在,正與市城建投集團聯合,并與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江蘇紅烈集團屢次會商,展開湘西北農機物流園建造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市農機局與市發改委聯合,與臨澧縣委、縣政府緊密合作,活躍著力引入中聯重科農機項目,進入中聯重科常德千億工業走廊,方案在臨澧建成常德農機工業園。
此外,市農機局大力扶持本地農機出產公司做大做強,采納促進聯合、技能支撐、方針支撐等多種形式,打造常德本鄉農機工業力氣。
推行方面也大有潛力可挖。為加強推行力度,市農機局大力展開農機科教效勞,狠抓新技能、新機具的推行,加大演示演示推行力度,加大農機商品質量監管,加大農機教育訓練力度,活躍安排好農機辦理人員、機手、大戶及合作社等的訓練。
為進一步加強農機推行,增強股動功用,我市大力宣揚,要點扶持,力求2015年新增50家以上農機專業合作社,進入我省農機合作社扶持建造工程。一方面抓好“量”的添加,經過表現全市上一年72家省級演示社的帶頭作用,進步社會資本及農機從業人員的活躍性,要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杰出局勢, 2015年至今,我市已新增農機專業合作社60家,爭奪要有新的打破。另一方面是重視“質”的進步,本年年初,省局聯合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中聯重科杯”百佳現代農機合作社評選活動,依照合作社評選請求,我市有26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申報,當選的合作社將享用購機2000元每臺的優惠,以及相關金融和訓練支撐。
近來,記者穿行在廣袤的沅澧大地上,大型耕整機在翻耕,輕盈的機耕船絡繹著,“畫”出了如鏡子般的水田,晃著人的眼球;而高速飛轉的插秧機駛過,死后披上一片綠裝。一幅見不著多少人影的“雙搶圖”,生動地演繹著我市農機工業展開的新篇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