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智能化 can總線技術特征
can的物理特性
(1)拓撲結構can在物理結構上屬于總線式通信網絡。
(2)機械參數及傳輸介質模塊通過一個9針的d型插頭連接到can總線上。總線采用屏蔽的或非屏蔽的雙絞線,用光纖更佳。
(3)電氣參數及信號表示總線上的數據采用不歸零編碼方式(nrz),可具有兩種互補的邏輯值之一:顯性及隱性。can總線中各節點使用相同的位速率。它的每位時間由同步段、傳播段、相位緩沖段1及相位緩沖段2組成。發送器在同步段前改變輸出的位數值,接受器在兩個相位緩沖段間采樣輸入位值,而兩個相位緩沖段長度可自由調節,以保證采樣的可靠性。另外,can總線采用時鐘同步技術來保證通訊的同步。
can協議
can總線以報文為單位進行信息交換,報文中含有標示符(id),它既描述了數據的含義又表明了報文的優先權。can總線上的各個協點都可主動發送數據。當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發送報文時,can控制器采用id進行仲裁。id控制節點對總線的訪問。發送具有最高優先權報文的節點獲得總線的使用權,其他節點自動停止發送,總線空閑后,這些節點將自動重發報文。
(1)can協議分層結構can總線規范規定了任意兩個節點之間的兼容性。包括電氣特件利數據解釋協議。
can協議可分為:目標層、傳送層、物理層。其中目標層和傳送層包括了iso/osi定義的數據鏈路的所有功能。目標層的功能包括:確認要發送的信息;位應用層提供接口。傳送層功能包括:數據幀組織:總線仲裁:檢錯、錯誤報告、錯誤處理。
(2)can通信協議can支持四類信息幀類型。
a.數據幀。can協議有兩種數據幀類型標準2.0a和標準2.0b。兩者本質的不同在于id的長度不同。在2.0a類型中,id的長度為11位;在2.0b類型中id為29位。一個信息震中包括7個主要的域:
幀起始域——標志數據幀的開始,由一個顯性位組成。
仲裁域——內容由標示符和遠程傳輸請求位(rtr)組成,rtr用以表明此信息幀是數據幀還是不包含任何數據的遠地請求幀。當2.0a的數據幀和2.0b的數據幀必須在同一條總線上傳輸時,首先判斷其優先權,如果id相同,則非擴展數據幀的優先權高于擴展數據幀。
控制域——r0、r1是保留位,作為擴展位,dlc表示一幀中數據字節的數目。
數據域——包含0~8字節的數據。
校驗域——檢驗位錯用的循環冗余校驗域,共15位。
應答域——包括應答位和應答分隔符。正確接收到有效報文的接收站在應答期間將總線值為顯性電平。
幀結束——由七位隱性電平組成。
b.遠程幀。接受數據的節點可通過發遠程幀請求源節點發送數據。它由6個域組成:幀起始、仲裁域、控制域、校驗域、應答域、幀結束。
c.錯誤指示幀。由錯誤標志和錯誤分界兩個域組成。接收節點發現總線上的報文有誤時,將自動發出“活動錯誤標志”其他節點檢測到活動錯誤標志后發送“錯誤認可標志”。
d.超載幀。由超載標志和超載分隔符組成。超載幀只能在一個幀結束后開始。當接收方接收下一幀之前,需要過多的時間處理當前的數據,或在幀問空隙域檢測到顯性電平時,則導致發送超載幀。
e.幀間空隙。位于數據幀和遠地幀與前面的信息幀之間,由幀間空隙和總線空閑狀態組成。幀間空隙是必要的,在此期間,can不進行新的幀發送,為的是can控制器在下次信息傳遞前有時間進行內部處理操作。當總線空閑時can控制器方可發送數據。
(3)錯誤檢驗。為了提高抗干擾能力和數據的可靠性,采取了多種錯誤檢測手段:發送監視、填充監視、crc錯、格式錯、應答錯誤等。
(4)總線訪問控制要做到數據的實時處理,數據的高速傳輸是關鍵。對于工程機械中的具體節點而言,不僅需要高達1mbit/s的通信速率,更需要在幾個節點要競爭訪問總線時正確定位哪個節點獲得使用權。總線上的各種數據的延遲要求是不一樣的,快速變化的物理量(如發送機的轉速、路面的隨機波動信號等)比慢時變的物理量(如溫度、壓力等信號)要求訪問總線的頻率大的多。當多個節點同時需要訪問總線時,can控制器通過各種報文被賦予的優先權標示符及id數的大小來仲裁誰先發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