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京滬高鐵通車 開啟中國高鐵新紀元
京滬高鐵新聞發布會1今日在京舉行,主要內容如下:
1、初期安排運行動車組90對,其中300公里的63對,250公里的27對,最短運行時間為4小時48分鐘,運行模式包括一站直達,省際直達和交錯停車的模式;初期安排車輛103組,其中8輛編組33組,16輛編組70組;2、最低票價僅410元: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列車從北京到上海全程票價二等座555元,一等座935元、商務座(包括觀光座、一等包座)1,750元;時速250公里動車組列車全程票價二等座410元、一等座650元。京滬高鐵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在運價政策范圍內,可以對動車組列車實行票價浮動;3、首次正式提出除京滬外,其他高鐵也會降速:將武廣高鐵、鄭西高鐵和滬寧城際高鐵列車開行模式調整為時速300和250公里兩種速度等級混跑模式,相關運營公司將適當下調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票價,下調幅度在5%左右;4、對降速原因做出正式回應:并不是由于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不達標、安全不可靠所確定的,而是由于:第一,提升運行效率,時速35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開行的效率(由于兩個速度差距較大),要顯著低于30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運行模式,效率要降低20%,因此,優先選擇300和250公里混合運營模式;第二,采用時速300公里的運營速度在電力消耗以及動車組、線路等主要設備設施的損耗和壽命周期上,要顯著優于350公里的運營速度;評論:
京滬高鐵的動車組密度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巨大:初期,京滬高鐵的動車組密度為1.05輛/公里,而德國、法國高鐵動車組的平均密度均達到了2.4輛/公里,與京滬高鐵更可比的日本東京-大阪新干線的動車組密度達到4.2輛/公里,所以京滬高鐵動車組在開通初期運營密度較低,未來提升空間巨大;.降速帶來的是對動車組需求的上升:降速將帶來列車周轉效率的下降。按照我們的測算,完成同樣的客運量,一列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對應的是1.75列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組,將提升未來的潛在需求;
京滬高鐵的開通運營將開啟中國高鐵新紀元:京滬高鐵是世界一次建成線路里程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是中國高速鐵路的最典型代表,中國政府必將在京滬高鐵開通之際,加大對京滬高鐵,乃至中國高鐵的宣傳力度。我們認為這重新提振市場對中國高鐵產業快速發展的信心;估值與建議:
對于軌道交通裝備行業而言,行業負面信息已基本充分反映。短期內,鐵道部招標的重啟將帶來行業的催化劑,長期上,新完工線路需求、密度提升、更新淘汰和維修市場等四大需求將帶動行業長期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