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機采棉逾350萬畝 成最大機械化采棉基地
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植棉花760萬畝,預計總產皮棉115萬噸,機采棉將首次突破350萬畝,機采棉占棉花播種面積的46%,外來拾花工引進數量由3年前的70萬人減至40萬人。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斷加大機采棉推廣力度,以應對拾花工緊缺,拾花費用過高的難題,2010年兵團機采棉面積達250萬畝。2011年,新疆兵團進一步探索更加適合機采棉的種植栽培模式,指導棉農通過適時早播、適時打頂,合理控制水肥,合理配置株行距,使棉花株高適中,結鈴性好、成熟一致,吐絮集中,提高機采棉采凈率,減少勞動用工數量,降低植棉成本,增加棉農收入。經過努力,機采棉面積增加到350萬畝,擁有采棉機700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機械化采棉基地。
據兵團農業局統計結果顯示:采棉機單臺日采收進度可達150至200畝,高峰期一臺采棉機日采籽棉超過4萬公斤,相當于1000個拾花工的勞動量。綜合機械化作業的各個環節,包括脫葉、采棉、清理加工、機械折舊、維護修理、人工工資等費用在內,機采棉畝均成本約130元,而人工采棉畝均成本為195元,僅此一項,棉農每畝即可少投入55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中國最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和優質棉花產區之一,棉花年產量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大力推廣機采棉技術能夠有效地縮短棉花采摘工時,提前結束收獲期,搶時的霜前花還能賣出好價錢;同時還能及時騰出土地,便于對棉田進行秋翻、冬灌和保養,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因此實行機采棉不但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還能增強兵團棉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對外部環境的調控能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