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2010 工程機械行業年度關鍵詞盤點
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散去,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卻一路狂飆,市場呈現瘋狂態勢?;厥?010,一個個熱詞頻頻顯現。從宏觀市場到微觀產品,從行業發展到企業動向,每一個熱詞都折射出市場變遷的脈動,勾畫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瘋狂、轉內需、新疆、重組等映射出宏觀市場的狀態以及企業的趨向;國產挖掘機、盾構機、干混砂漿設備等圈點出大有可為的熱門產品;低碳、再制造、應急救援等則體現了社會對工程機械提出的更高要求。
轉內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決定拉動內需,設定4萬億元投資計劃,并取得了明顯的成績。2010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又出臺了《新36條》,引入民間資本接棒4萬億元投入計劃,繼續拉動內需。在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消散的時候,拉動內需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之路。在2010年年底,中國政府審議通過的“十二五”(2011—2015年)規劃建議中,擴大內需不僅首次在五年規劃中獨立成篇,更被置于十大發展任務之首。從國家投資的角度來看,“十二五”期間將圍繞中西部的區域規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及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等展開,這些都決定了裝備制造、鐵路基建等行業仍然處于增長周期內。在當前企業將國際市場作為其重點開拓之際,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以及轉內需戰略的深化,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依然具有廣闊持久的市場。
受國家4萬億元投資的帶動,各地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而民間資本引入進來,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成為我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助推器。同時由于國際市場低迷,中國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呈現瘋狂增長態勢。據相關資料顯示,與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幾乎所有的機種都有大幅的增長,有些機種的增幅甚至接近或超過100%。瘋狂的市場讓業內始料未及,眾多廠家均不同程度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產能及配套件儲備不足等現象。我國在2008年年底啟動了四萬億元投資計劃,根據項目周期推算,2009年一季度是項目申報審批和落實資金階段,二季度進入前期土地平整動遷,三季度、四季度開始陸續有項目進入開工期。因此,2010年上半年開始大量的4萬億元投資項目進入開工施工階段,再加上2009年新開工項目的延續施工規模,拉動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保持旺銷態勢顯而易見。然而,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量畢竟是有限的,不能不說2010年市場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透支未來市場的情況。
再制造
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均能達到甚至超過新品,而其成本僅為新品的1/4,節能達到60%以上,節材超過70%,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業產品的潛在價值,可讓能源資源接近零浪費。2010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11個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推動再制造的發展。2010年5月武漢千里馬工程機械再制造有限公司首臺再制造挖掘機交付用戶、9月三一重工首臺再制造混凝土泵車成功下線,標志著工程機械再制造有了實質性的突破。2010年9月15日,“首屆工程機械再制造發展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圍繞“再制造現狀及發展、難點及解決辦法、再制造政策解讀、成功經驗分享”等話題展開激烈討論。
低碳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節約資源,又可以保護環境。低碳是全世界經濟發展可走的長久之路,同時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由之路。
工程機械作為與國家宏觀政策密切相關的行業,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環境下,也在尋求轉變。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持續走高,而高需求帶來的是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工程機械作為內燃機產品的第二大使用行業,其尾氣排放對環境的污染甚為嚴重。歐美國家已明確提出,自2014年1月1日起,工程機械強制采用第ⅳ階段排放標準,而我國目前實行的還僅相當于歐美第ⅱ階段排放標準。有能源和環保專家提出,中國從“十二五”要開始征收排碳稅,今后大量生產低水平的工程機械已經不太可能。在國際社會高度重視低碳的大環境下,工程機械行業向低碳經濟的轉型成不可逆轉之勢。
應急救援
近幾年,我國連續遭遇大規模自然災害,在自然災害的救援中,工程機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在災害防治中表現出極大的普適性,已經成為各相關部門在完善應急預案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幾乎所有的工程機械產品都沒有應對具體工況調整自身設備性能或者屬具的能力,只是依靠常規的作業模式來完成救災任務。如果能夠通過置換屬具,使機器更好適應救災環境,將使其工作效率更高。對于有能力參與救助災害及災后重建的企業來講,更應該著力研究工程機械產品如何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特殊情況。此外,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必不可少,2010年,柳工協辦的首屆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能大賽便是為今后搶險救災選拔優秀的救災人員做準備。
國產挖掘機
國產挖掘機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2010年,以三一為代表的中國本土挖掘機的迅猛增長惹人注目。國產挖掘機在政府大力投資、工程項目逐步開工、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用戶認知水平提升等的帶動下,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度增長。據統計,2010年上半年,國產挖掘機主要企業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4家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0%,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時,用戶對國產挖掘機的認知度有了進一步提升。但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國產挖掘機的競爭力還不足以撼動由外資品牌占據“市場大蛋糕”的競爭格局,外資品牌對于關鍵核心零配件的控制嚴重制約了國產挖掘機的發展,國內挖掘機機企業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擺脫外資品牌約束,推動國產品牌日趨強大這一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盾構機
地鐵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朝陽產業,根據國務院已批覆的24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到2015年前后中國將規劃建設79條地鐵線路,總長度約2100km,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相當于4個三峽大壩的投資。地鐵建設的熱潮同時為地鐵設備尤其是盾構機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中國盾構機生產企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盾構機設計、制造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止到2010年,國內已有20多家盾構機生產企業,其中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廣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沈陽重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成為國內盾構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產品生產及研發方面擁有卓越成績。據專家預測,至2015年我國將擁有500多臺盾構機的市場容量。近幾年,國家的大力投資及政策的支持更是給國產盾構機行業帶來了一抹春風。
重組
近年來工程機械市場競爭激烈,隨著產品上游零部件價格的不斷攀升,整機企業利潤逐漸攤薄,價格趨向透明,有實力的企業已不簡單研發單一產品,而是希望通過拓展自身產品線、延伸產業鏈來分散風險,增加利潤。同時,國外工程機械巨頭的進一步滲透以及奇瑞、熔盛集團等業外本土企業的進入,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有的競爭格局增添了變數。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拉動下,部分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了發展機遇,兼并重組、產業鏈延伸等發展戰略推動了行業內的優勝劣汰,從而加快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做強做大。部分企業通過重組異地企業,實現了開拓新市場、謀求大發展的需求。2010年,國內市場企業重組事件頗多,如徐工牽手彭浦、柳工收購鴻得利、玉柴聯合邦立等等。
預拌砂漿設備
國家的“禁現”政策使預拌砂漿走進了公眾視野,作為綠色建筑材料的預拌砂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從2010年開始,一直專注于預拌砂漿設備制造的航天雙龍、南京天印、無錫江加和摩臺克等制造企業均加大了研發和市場開拓力度,工程機械行業內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南方路機和山東方圓等數家企業也開始關注預拌砂漿設備,有的已經推出了標準化產品。2010年7月,第24屆全國副省級城市散裝水泥研討會在武漢召開,與會代表共同探討了全國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推廣工作。借勢“禁現”、“建材下鄉”等利好政策,預拌砂漿未來的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預拌混凝土市場的蓬勃發展,促成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大型混凝土設備企業的崛起,如今方興未艾的預拌砂漿行業,能否帶動另外一批相關設備制造企業的崛起十分值得期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