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夏季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江蘇省如東縣緊緊圍繞秸稈機械化還田推進縣目標,加大工作力度,實現了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的良性互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夏季新增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秸稈還田機153臺套,保有量達到265臺套,新增與小拖配套的小型秸稈還田機1000臺,保有量達到1298臺。夏季完成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18.05萬畝,較推進縣目標任務13.54萬畝超出4.51萬畝,還田率達到20%,較目標任務15%超出5個百分點。
一是行政推動有力,領導高度重視。今年如東縣多次召集相關單位負責人會議研究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要求把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作為檢驗各級干部作風的關鍵環節來抓。紀委書記陳躍生、副縣長于立忠靠前指揮,組織專門督查組對各地工作情況嚴格監督。縣政府專門成立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辦公室,張玉華局長任主任,并出臺一系列文件、召開推進大會,各級政府簽訂工作責任狀,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二是宣傳發動到位,輿論引導先行。今年3月份,縣農機局便制定周密的秸稈機械化還田宣傳方案,把宣傳造勢作為全縣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的突破口,上半年,全縣共張貼宣傳標語近600條,發放《給全縣農機手的一封信》15000份,各類宣傳資料20多萬份,有20余篇宣傳報道在各級媒體刊登,其中以秸稈還田為主題的《馬塘農民的三筆帳》刊登在《南通日報》頭版頭條,并制作多期電視宣傳片,其中一篇被“江蘇公共頻道”新農村節目錄用。通過強有力的宣傳,使秸稈機械化還田的好處、優惠政策家喻戶曉,為秸稈機械化還田打好聲勢戰。
三是強攻機具推廣,著力技術培訓。從政策扶持、購置手續等環節進行認真籌劃,狠抓機具落實;同時強化技術培訓,三夏期間,共舉辦培訓班36期,受訓1518人,發放培訓講義1500份。
四是堅持典型引路,狠抓示范方建設。上半年全縣召開鎮村現場會38次,縣農機局派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培訓,全縣參加觀摩培訓人數達1400人。與此同時,狠抓示范方建設,全縣14個鎮,各鎮都成立了千畝示范方建設領導組,各鎮的示范方選址在交通主干道附近,機具配套全,技術力量強,并實現了全面禁燒,機械化還田率100%,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強化政策引導。在中央、省財政對秸稈機械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進一步加大機具補貼扶持力度,機具補貼資金從350元/臺至7000元/臺不等。與此同時,如東縣對實施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的田塊,每畝次獎補鎮村5元,用于補貼給農戶、農機手、農機合作組織,對千畝示范方驗收合格后,縣財政獎補各鎮2-3萬元。政策的扶持,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機手、農民的積極性。
六是強化作業服務,維修保障有力。為保證全縣幾千臺還田作業機械的正常運行,縣農機局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秸稈還田、插秧機維修服務工作,向社會承諾:“小修不出鎮、大修不出縣、排除故障不過夜”。全縣農機系統派遣46名技術骨干日夜奮戰在秸稈還田機械作業田頭,排除各類機械故障300多起,接受咨詢服務1200余次,至全縣18萬畝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全面結束,沒有發生因機械故障引起的投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