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機械工程意欲東擴 開始在中國建廠
向中國供貨的德國機械制造公司正尋機轉變策略,以在中國提升高科技產品制造之時,從直接出口轉為在華本地生產。
“我認為每家希望在中國取得長期成功的資本財生產企業,都必須將其運營模式融入到中國市場,融合程度可能要高于以往。”位于巴伐利亞的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主管karl haeusgen表示。
haeusgen希望德國人消除在海外建廠意味著國內失業增加的恐懼心理。
“不少人還是無法在情感上接受全球化。”他說道,“但全球化給機械制造業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因為以前不能進入的市場紛紛開放。”
他稱vdma的任務是利用德國技術上的傳統優勢和在華的高市場份額,將全球化轉化為德國發展的契機。
通過在華建立組裝工廠,可以將生產鏈上的部分業務轉到中國,而建廠可能以與本土工程公司合資的形式完成。
“我認為我們必須將中國的做事方式融入到業務模式中。”他稱這意味著在中國建立的公司能適應當地規則。
haeusgen所在公司hawe兩年前在中國成立了一家裝配廠,該公司主要生產風力渦輪機部件。
中國去年自德國進口的動力系統、原材料轉移設備、建筑和機械工具等總值達114億歐元(151。4億美元)。
中國去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對德國工程產品的進口規模超過美國。
美國銀行在7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由于衰退臨近結束,中國可能會祭出措施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對某些高科技領域予以支持,如信息技術、生物科技,以及制造業和新材料的高端設備。
西門子在中國以本土企業身份自稱,并表示盡管中國出臺自主創新的政策,但該公司仍能與本地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