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加快發展工程機械產業
在今天召開的長沙產業政策發布會上,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發布了《關于加快工程機械、汽車制造業主導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集中區域內各項優勢,著重打造“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和“湖南汽車產業走廊”,全面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化示范基地。
此次意見出臺,目的在于進一步做大、做強工程機械、汽車制造主機企業,努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其重點在于吸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附加值較高以及本區域缺失的關鍵零部件企業落戶重點園區。完善產業鏈,提高配套率,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長沙縣新政打造優勢產業集群的意見包括三個方面:
引導集約發展
長沙縣、經開區決定對新引進的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產品列入《縣區汽車零部件和工程機械重點發展產品指導目錄》、固定資產投資每畝200萬元以上或每畝產出250萬元以上的關鍵零部件項目,優先優惠提供用地。
為鼓勵企業按產業要求,建設多層廠房,實現節約、集約用地。鼓勵生產性現代服務業進入園區,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產業配套基地、工業地產??h、區推出財政“大禮包”:固定資產每投入1億元,給予50萬元產業配套專項資金補助,以此類推。
同時,為實現企業向園區集中的集約發展,對縣區內非園區配套企業遷入園區發展并退出原生產地,實現產品和技術升級換代且產品列入《指導目錄》的企業,從投產年度起5年內,入園企業繳納稅收的縣級所得部分,前2年全額獎勵給企業,后3年按50%比例獎勵給企業。
此外,主機企業使用縣區內配套產品,每新增配套額1000萬元,給予2萬元的獎勵;配套企業與本地主機企業配套額每新增500萬元,給予2萬元的獎勵等措施,將助推縣、區企業抱團發展,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推動自主創新
長沙縣、經開區著力建設研發中心,努力推動產業向高端轉變,規定對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和行業20強企業進入縣區從事生產研發或設立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根據其品牌影響、投資規模和產出效益情況,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產業發展配套資金支持。
縣、區將通過整合工業發展基金、技術改造資金、科技資金,爭取國家、省市有關方面支持等多途徑資金籌措。對工程機械和汽車企業建立向社會公開的、能推動行業發展的公共創新技術服務平臺,給予一次性補助30萬元;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構建最大藍領工人搖籃
產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針對當前制造業技術工人才緊缺的現狀,縣、區將加緊引進、儲備各類技工人才,幫助企業培訓各種技能型人才。對委托本行政區域內有資質的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在本行政區域內就業且簽訂長期勞動合同的專業技術工人,財政給予一次性每人1000元的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關于加快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主導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強化集約發展和自主創新,對改善和提升產業品質,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導向作用非常明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