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以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為載體
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經營水平
2010年,四子王旗結合兩個文明現場會與全國機械化節水設施農業現場會在當地召開的實際,按照區域化布局、模式化種植、機械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總體思路,通過聘請內蒙農科院、農牧學院、市科技局專家、農藝師長年技術指導,全面開展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今年全旗將整合農業、老促會、水利、農資綜合補貼、扶貧等項目建設總面積為7.5萬畝的集科研、示范、生產于一體的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3處。其中在以吉生太鎮前古營、海卜子與烏蘭花鎮大南坡、巨巾號為中心,建設覆蓋3350戶農戶的科技示范園區5.5萬畝。園區建設在繼續完善已建成噴灌圈53套面積3萬畝節水工程的同時,新建全程機械化作業馬鈴薯膜下滴灌2萬畝,葵花規模種植5000畝。園區內全面開展馬鈴薯萬畝高產創建示范活動,新建馬鈴薯生產網室40座,大棚60座,面積100畝;在巨巾號自然村建設馬鈴薯高產示范帶動田1000畝,核心示范田300畝,分別為平作100畝,高壟100畝,不覆膜100畝。同時在園區內開展馬鈴薯品種、水地緩釋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方肥與普通肥肥效、密度等多項對比實驗。示范園區通過對土地進行田、林、路、節水灌溉配套等綜合治理,并集成各類先進的生產技術要素,充分發揮其帶動引導農民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作用,使園區內的生產方式與生產水平有質的提高。同時,強化農牧業機械裝備建設。堅持以政府補貼為引導,以整合項目資金為補充,以農民自主投入為主體,多渠道落實農機推廣資金,年內計劃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00萬元,目前首批1000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已到位。新增農機動力1.8萬千瓦,完成機耕面積120萬畝,機播面積100萬畝,機收面積50萬畝,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70%。為了配合膜下滴灌項目的實施,今年要組建巨巾號、庫倫圖、吉生太前古營、東八號窯灘、烏蘭花什顆碌碡等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重點強化庫倫圖鎮鑫順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建設,全面落實好6.5膜下滴灌所需機具,保證不違農時、適時播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