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旗下機械巨頭擬海外并購 中國成首選市場
據彭博社報道,巴菲特旗下的以色列機械制造企業iscar metalworking cos.表示,該公司計劃通過海外并購來實現擴張。而由于反壟斷限制較少,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開展收購活動的首選目標。
目前,iscar是全球第二大金屬切割設備生產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維特漢姆(eitan wertheim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超過全球排名第一的sandvik ab。維特漢姆稱,如果并購規模超過一定水平,那么在全球很多國家將遭遇反壟斷問題的困擾,相比較而言,“中國市場相對比較開放”。維特漢姆同時指出,任何的潛在收購目標都必須能夠符合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
根據計劃,現年58歲的維特漢姆將在今年內陪同巴菲特進行一次遠東地區的旅行。屆時,維特漢姆及巴菲特將參觀在日本的子公司tungaloy,該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及航空設備,于2008年被iscar收購,目前正在進行業務整合。而除了日本之外,iscar在中國及韓國均設有制造工廠。
維特漢姆表示:“我們非??释軌蜻M行收購。但是,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目標不多。同時我們還必須考慮價格因素。我們認為,一項收購必須能夠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需求,因為我們并不愿意公司的規模變得過于龐大而缺乏靈活性。我們并不介意目前市場第二的地位,我們希望保持靈活?!?/p>
iscar于1952年由維特漢姆的父親史特夫-維特漢姆創立。目前,該公司主要為汽車制造行業及航空行業提供設備,其客戶包括豐田汽車等大型公司。2006年,巴菲特斥資40億美元收購了iscar 80%的股權,而維特漢姆家族則繼續持有剩余20%股權。
維特漢姆在采訪中表示,目前iscar的銷售額水平正在逐步回升,并且已經接近全球經濟危機之前的水平。維特漢姆指出,中國、印度及韓國的業務漲幅靠前,而歐洲業務則相對滯后。但是,維特漢姆并沒有給出更為詳盡的數據說明。
中國、印度等國經濟的快速復蘇,為國內各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最佳保障。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達到11.9%;而另一方面,印度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也可能達到7.2%。相比之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在2009年出現了高達5%的負增長。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沖擊,iscar在2009年的幾個月中采取了每周四天的工作制度。通過這種方式,該公司在此次經濟危機中沒有進行任何裁員。維特漢姆表示:“就公司長期發展而言,我們必須留下所有的員工?!?/p>
維特漢姆表示,在參觀tungaloy工廠期間,他將在一些問題上與巴菲特進行溝通。另外,這也是2007以來維特漢姆第三次為巴菲特安排出行計劃。2007年10月,維特漢姆為巴菲特安排了中國及韓國的旅行;而在2008年5月,維特漢姆又為巴菲特安排了德國、瑞士、西班牙及意大利的旅行。
維特漢姆表示,目前iscar有著足夠的能力來通過收購進行擴張,該公司有著足夠的行業經驗,同時資金也十分充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