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危機警示我國機械企業堅守質量生命線2010年02月25日
自2009年1月28號起,豐田汽車因受油門踏板問題、剎車門事件影響,已在歐洲、美國和亞洲召回了總量超過800萬輛的豐田汽車,成為汽車史上單次召回規模最大的事件。據統計,此次大規模召回事件不僅給豐田汽車造成了超過135億元的損失,而且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認為,此次爆發的豐田汽車召回事件,更積極的意義在于對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警示,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在追求產品創新、成本控制、高速擴張的時候,更應該堅守質量生命線。
在本次豐田公司所召回的汽車中,豐田公司的新款車型普銳斯占據了較大比重,普銳斯作為豐田汽車在09年所推出的旗艦車型,融入了其最好的工藝和技術,還具有一定的產品創新性,卻因為一個剎車系統問題就造成此次惡劣的召回事件。該事件警示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實現對產品性能改進的同時,細節方面的危害不容小視。
此外,在豐田汽車內實現零部件通用化的政策,在不同級別的車型上采用相同的零部件供應商,此舉極大的降低了豐田汽車的生產成本,但同時對零部件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則則會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而對于我國機械企業來說,在推進產品成本控制的計劃中,零部件通用化是削減成本的必然發展趨勢,對零部件質量的把控上更應該加強。
段嘉宣同時還指出,豐田汽車的召回事件首先發生在2005年,集中發生在2010年,而在這6年間,也是豐田汽車高速擴張的6年。在高速擴張的時期,所鋪攤子過大,而相應的管理力度卻沒有跟上,以致造成了今天慘痛的結局,這對于我國眾多處于高速擴張期的機械企業來說,在對企業質量管理上,不可松懈。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機械行業也亦如此,對于我國機械企業來說,應該從制度上入手,層層監控,及早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等到產業化以后,出現問題了再大規模召回的話,所付出經濟代價和對商譽的損害是無法估量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